分析 基因組計劃中,由于人類的染色體中有一對性染色體,因此需要測定24條染色體(22+XY)的雙鏈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而對于沒有性別之分的生物,只需測定一般染色體的核苷酸序列.
基因結構包括編碼區和非編碼區,真核生物的編碼區是不連續的、間斷的,具有外顯子和內含子之分,而原核生物的編碼區是連續的;非編碼區對基因的表達其調控作用,在上游存在啟動子,下游存在終止子.
解答 解:(1)獲得目的基因最簡單的方式是用限制酶對DNA進行切割獲得目的基因.將獲得的DNA片段與載體結合重組DNA,再用Ca2+處理大腸桿菌使其成為感受態細胞,并將重組DNA轉入大腸桿菌進行擴增等.
(2)家蠶是ZW性別決定,含有Z、W兩條性染色體,所以在對家蠶基因組進行分析時應分析27條常染色體和核2條性染色體(Z、W染色體),即29個雙鏈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
(3)真核生物的基因分為編碼區和非編碼區,編碼區又有內含子和外顯子之分,其中外顯子能編碼氨基酸,由此可知絲心蛋白H鏈的基因編碼區有16000個堿基對,其中有1000個堿基對的序列不編碼蛋白質,能編碼氨基酸的個數為(16000-1000)÷3=5000個.
故答案為:
(1)限制酶 運載體(質粒) Ca2+感受態
(2)29
(3)5000
點評 本題考查了基因工程、生物變異的類型、基因結構以及遺傳定律等相關內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理解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答問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難度.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煙臺市高二上期末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煙臺校級期末)為調查人類紅綠色盲癥的發病率,不正確的做法是( )
A.調查群體要足夠大
B.不能在特定人群中調查,要隨機調查
C.要注意保護被調查人的隱私
D.必須以家庭為單位逐個調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東營市高二上期末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0•福建)下列關于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原理:低溫抑制染色體著絲點分裂,使子染色體不能分別移向兩極
B.解離:鹽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諾氏液都可以使洋蔥根尖解離
C.染色:改良苯酚品紅溶液和醋酸洋紅溶液都可以使染色體著色
D.觀察:顯微鏡下可以看到大多數細胞的染色體數目發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德州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滕州市校級模擬)哺乳動物卵原細胞減數分裂形成成熟卵子的過程,只有在促性腺激素和精子的誘導下才能完成.如圖是某基因型為AABb的哺乳動物的卵子及其早期胚胎的形成過程示意圖(N表示染色體組).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Ⅲ只有在精子的作用下才能形成成熟卵子
B.若形成的卵細胞中出現了a基因則是由于基因突變造成的
C.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中發生了基因重組
D.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減半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德州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1•盧灣區二模)人類精子發生過程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細胞中染色單體數最多可達92條
B.姐妹染色單體攜帶的遺傳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C.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發生在同源染色體分離之前
D.一個精原細胞產生兩個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 | B. | ②③④ | C. | ①③④ | D. | ①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