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生物體內DNA的復制也稱為PCR | |
B. | 該技術操作過程中要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 |
C. | PCR過程中DNA的數量呈指數形式擴增 | |
D. | 可在PCR擴增儀中自動完成 |
分析 PCR技術:
1、概念:PCR全稱為聚合酶鏈式反應,是一項在生物體外復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術.
2、原理:DNA復制.
3、前提條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對引物.
4、條件:模板DNA、四種脫氧核苷酸、一對引物、熱穩定DNA聚合酶(Taq酶)
5、過程:①高溫變性:DNA解旋過程(PCR擴增中雙鏈DNA解開不需要解旋酶,高溫條件下氫鍵可自動解開);低溫復性:引物結合到互補鏈DNA上;③中溫延伸:合成子鏈.
解答 解:A、PCR是指生物體外擴增DNA的技術,因此生物體內DNA的復制不能稱為PCR,A錯誤;
B、PCR技術的原理是DNA復制,因此該技術操作過程中要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B正確;
C、PCR過程中DNA的數量呈指數形式擴增,C正確;
D、可在PCR擴增儀中自動完成,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PCR技術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PCR技術的概念、原理、條件、過程及結果等知識,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維持口腔上皮細胞的形態、對口腔上皮細胞水解,改變細胞膜通透性 | |
B. | 維持口腔上皮細胞的形態、殺菌消毒 | |
C. | 對口腔上皮細胞DNA進行染色、殺菌消毒 | |
D. | 對口腔上皮細胞提供能量、使口腔上皮細胞破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乙的成分可能有抗體、神經遞質和氨基酸 | |
B. | 甲中含有血紅蛋白、O2和葡萄糖等成分 | |
C. | 與甲相比,乙和淋巴的蛋白質濃度較高 | |
D. | 進行肌肉注射后,藥物被直接注入到血漿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駐馬店市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研究人員測定了香梨果實從形成到成熟及采收后某些植物激素含量的動態變化,其結果如圖所示,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在香梨果實發育初期(花后15d左右)達到高峰,且在果實迅速膨大期間(花后60d左右)含量比值加大的兩種植物激素是 ,在此過程中 (填植物激素名稱)的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說明果實正常發育是 的結果。
(2)香梨果實采收后30d才進入完全成熟階段,在此過程中乙烯含量的變化說明其主要作用是 。
(3)采收后 的驟減是果實成熟的必要條件,脫落酸的積累可能觸發了果實的衰老過程, 的含量再次升高,可能促使衰老階段乙烯的大量合成,因此在果實成熟后期調節 至較低水平將是延緩香梨果實衰老的關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駐馬店市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正常情況下一個生物群落中甲、乙兩個種群的增長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下列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t1~t2時間內甲種群的增長曲線呈“S”型
B.t2、t4時,甲、乙兩個種群的數量分別達到最大
C.t3→t5時間內甲、乙兩種群的年齡組成不同
D.影響乙種群在t4后變化的主要因素是生存空間和資源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安徽淮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動物細胞有絲分裂區別于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特點是
①間期有染色體的復制
②前期核膜、核仁消失
③中心粒周圍發出星狀射線形成紡錘體
④后期有著絲點的分裂
⑤末期在細胞的中部不形成細胞板
⑥末期染色體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
A.①②④ B.③⑥
C.③⑤ D.①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