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生態系統中碳循環:
①碳在無機環境中是以二氧化碳和碳酸鹽形式存在的.
②碳在無機環境和生物群落之間是以二氧化碳形式進行循環的.
③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機物形式存在.
④大氣中的碳主要通過植物光合作用進入生物群落.
⑤生物群落中的碳通過動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燒等方式可以回到大氣中.
據圖分析:A、B、C表示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E表示光合作用,D表示燃燒.
解答 解:(1)大氣中的CO2是通過光合作用E進入生物群落.
(2)圖中A、B、C過程表示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碳元素通過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無機環境.
(3)據圖分析,A表示分解者.
(4)“溫室效應”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圖中化石燃料的燃燒造成的.
(5)碳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環.
(6)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是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二者同時進行,相互依存.
故答案為:
(1)E 光合
(2)呼吸
(3)分解者
(4)D
(5)CO2
(6)能量流動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碳循環的過程,意在強化學生對碳循環過程的理解與掌握,是一道基礎性題目.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首先出現的是CK,其主要作用是促進細胞分裂和組織分化 | |
B. | 其次增加的是GA和IAA,主要作用是促進植物體有機物的合成與積累 | |
C. | ABA促進種子貯藏蛋白的基因表達,并促進種子脫水,抑制種子的萌發 | |
D. | 在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激素調節的特點是多種激素相互協調、共同調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湖州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洋蔥紫色鱗莖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敘述中,正確的是
A.質壁分離的程度越大說明細胞膜上載體的數量越多
B.該實驗可用于判斷細胞對蔗糖吸收能力的強弱
C.在發生質壁分離的細胞中能觀察到紫色變淺
D.能發生質壁分離與復原的細胞是活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Kp作用的靶細胞是GnRH神經元 | |
B. | 在幼年期,通過過程①反饋調節,Kp釋放量減少,最終維持較低的雌激素含量 | |
C. | 排卵期前,雌激素含量上升與垂體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增多 | |
D. | ②過程是神經-體液調節的過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湖州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細胞結構與功能關系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 細胞核是細胞遺傳特性和細胞代謝活動的控制中心
B.細胞膜上的蛋白與物質主動運輸有關
C. 細胞溶膠不能為細胞代謝提供ATP
D.細胞若失去結構的完整性將大大縮短其壽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