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題圖:圖示為植物體細胞雜交過程示意圖,其中①表示去壁獲取原生質體的過程;②表示人工誘導原生質體融合;③表示再生出新細胞壁的過程;④表示脫分化過程;⑤表示再分化過程.
解答 解:(1)實驗方案中,步驟①表示去壁過程,通常采用酶解法,即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去除細胞壁獲得原生質體.通過觀察細胞質流動的實驗可以對原生質體活力進行檢查.觀察原生質體的結構是否完整和觀察葉綠體數目的多少不能說明原生質體活力,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為死細胞.故選:B.
(2)人工誘導原生質體融合的物理方法是:利用離心、振動、電激或電場誘導融合法等促使原生質體融合;化學方法是:用聚乙二醇等試劑作為誘導劑誘導融合.
(3)③表示融合后的原生質體再產生新的細胞壁,新細胞壁的產生與細胞內高爾基體有密切關系.
(4)植物細胞的全能性有絲分裂
(5)植物體細胞雜交在育種工作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其突出的優點是可以克服不同生物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
故答案為:
(1)纖維素酶、果膠酶 B
(2)離心、振動、電激或電場誘導融合法(要求至少答出兩種)聚乙二醇
(3)高爾基體
(4)植物細胞的全能性有絲分裂
(5)克服不同生物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
點評 本題結合植物體細胞雜交過程示意圖,考查植物體細胞雜交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植物體細胞雜交的原理、具體過程及意義,能準確判斷圖中各步驟的名稱;識記孟德爾遺傳規律的適用范圍,能結合所學的知識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甘肅蘭州第一中學高二上期末考試生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科學家將培育的異源多倍體的抗葉銹病基因轉移到普通小麥中,育成了抗葉銹病的小麥,育種過程見圖。圖中A、B、C、D表示4個不同的染色體組,每組有7條染色體,C染色體組中含攜帶抗病基因的染色體。請回答下列問題:
(1)異源多倍體是由兩種植物AABB與CC遠源雜交形成的后代,經 方法培育而成。
(2)雜交后代①染色體組的組成為 ,進行減數分裂時形成14個四分體,體細胞中含有 條染色體。
(3)雜交后代②中C組的染色體減數分裂時易丟失,這是因為減數分裂時這些染色體 。
(4)為使雜交后代③的抗病基因穩定遺傳,常用射線照射花粉,使含抗病基因的染色體片段轉接到小麥染色體上,這種變異稱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甘肅蘭州第一中學高二上期末考試生物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類基因組計劃”測定了人體細胞內的24條染色體,這24條染色體是
A.22對常染色體的各一條和X、Y染色體
B.隨機抽取的24條染色體
C.24對同源染色體的各一條
D.全部的常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地球上現存的群落大都處于頂極狀態 | |
B. | 在森林群落中對群落影響最大的是樹冠層 | |
C. | 群落的垂直結構呈現斑塊性和鑲嵌性與空間的異質性有關 | |
D. | 群落在環境條件相似的地段可以重復出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②和③相間排列,構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 |
B. | 圖中有四種脫氧核苷酸 | |
C. | DNA復制時,需要用解旋酶將④斷開 | |
D. | 該DNA的復制時是半保留復制方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氣體為CO2;乳酸菌是兼性厭氧型微生物,初期進行有氧呼吸產生CO2 | |
B. | 氣體為空氣;因腌制過程中的鹽進入蔬菜使蔬菜體積縮小,氣體被排出 | |
C. | 氣體為CO2;發酵初期活動強烈的是酵母菌,其利用氧氣產生CO2 | |
D. | 氣體為空氣;乳酸菌在發酵過程中產生了熱量,使壇內溫度升高,空氣受熱膨脹排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甘肅蘭州第一中學高二上期末考試生物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據你所知道雜交選育新品種之外,雜交的另一個結果是獲得
A.純種 B.雜種表現的優勢
C.基因突變 D.染色體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