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資料,完成后面的問題。
資料一:單細胞蛋白( single cell protein,SCP)是指通過培養大量細菌、酵母、真菌或藻類,從中提取出的蛋白質或生物菌體,可直接作為一種人和動物的蛋白來源添加到人類食品和動物飼料中。
資料二:對柑橘果實加工后剩下的新鮮皮渣處理成為許多加工廠亟需解決的問題,柑橘皮渣含大量果膠、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并且可能作為一種發酵基質。
資料三:有科學家設想可以柑橘皮渣為原料,篩選合適的微生物和提供適宜發酵條件,生產單細胞蛋白質來作為動物飼料使用。
(1)單細胞蛋白可直接作為蛋白質來源添加到動物飼料的原因是蛋白質是細胞__ (干重,鮮重)中含量最高的物質。
(2)柑橘皮渣中的纖維素可以為微生物的培養提供 。
(3)我們分別使用四種類型的酵母進行發酵,并測定發酵前后的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得到下表:
注:CP:粗蛋白,TP:真蛋白。
從表中來看,有3種酵母均可顯著提高發酵產物的粗蛋白質和真蛋白質含量,從粗蛋白質提高程度看,以 (填單株酵母菌株編號)效果最好,但以真蛋白質來看,則以 最好。
(4)進一步研究表明,使用酵母和霉菌混合發酵的效果更好,其原因可能是混合發酵時,霉菌產生的 酶和 酶可以分解發酵原料中細胞壁成分,其分解產物除了可以保障自身生長外,還可促進酵母生長。
(5)以下為研究發酵條件的部分實驗,在這三組實驗中,自變量為____ ,無關變量是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3. DNA連接酶的重要功能是()
A. 使母鏈與子鏈之間形成氫鍵
B. 使黏性末端堿基之間形成氫鍵
C. 將兩條DNA末端之間的縫隙連接起來
D. 用于提取目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5. 下列關于生物進化和生物多樣性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在進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適應能力越強
B. 生態系統多樣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為共同進化
C. 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時間很短
D. 最早登陸的生物是適應陸地生活的原始兩棲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北省百校聯盟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科研人員為了研究石油醚、苯、丙酮在色素分離中的各自作用,分別用標準層析液(石油醚:丙酮:苯=20:2:1)、石油醚、苯、丙酮等4種液體來分離菠菜葉中的色素。分離時間為140 s,實驗結果如圖所示。據此分析,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標準層析液組為對照組,其他三組為實驗組
B.層析液中石油醚的作用是分離菠菜葉色素中的胡蘿卜素
C.層析液中苯的作用包括分離胡蘿卜素和葉黃素
D.層析液中丙酮的作用是溶解類胡蘿卜素和葉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南鄭州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質量預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體細胞內第2l號染色體上短串聯重復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為遺傳標記對21三體綜合征做出快速的基因診斷。現有一個21三體綜合征患兒,他的該遺傳標記基因型為++-,患兒父親該遺傳標記基因型為+-,患兒母親該遺傳標記基因型為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理論上患兒不能產生正常的生殖細胞
B.母親卵細胞中第21號染色體沒有分離而產生了該患兒
C.父親精子中第21號染色體有2條而產生該患兒
D.患兒的母親再生一個2l三體綜合征嬰兒的概率為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西省畢業班第一次診斷性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關“低溫誘導洋蔥(2n=16)染色體數目的變化”實驗的分析,正確的是
A.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用于根尖的固定和解離,但作用不同
B.低溫與秋水仙素均能抑制著絲點分裂而導致染色體數目加倍
C.應設置常溫培養的對照組,以確認低溫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
D.如果顯微觀察到染色體數為32的細胞,可判斷低溫誘導成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省濰坊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個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在31P環境中培養的大腸桿菌,已知噬菌體DNA上有m個堿基對,其中胞嘧啶有n個,以下敘述不正確的是
A.大腸桿菌為噬菌體增殖提供原料和酶等
B.噬菌體DNA含有(2m+n)個氫鍵
C.該噬菌體繁殖四次,子代中只有14個含有31P
D.噬菌體DNA第四次復制共需要8(m—n)個腺嘌呤脫氧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浙江嵊州中學高三第一次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取生理狀態相同的某種植物新鮮葉片若干,去除主脈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塊,隨機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別放入三種濃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時間后測得甲的濃度變小,乙的濃度不變,丙的濃度變大。假設蔗糖分子不能進出細胞,則關于這一實驗結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前,丙的濃度>乙的濃度>甲的濃度
B.乙的濃度不變是因為細胞內蔗糖濃度與乙的濃度相等
C.實驗中,細胞與蔗糖溶液間的水分移動屬于協助擴散
D.甲、丙的濃度變化是由水分在細胞與蔗糖溶液間移動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張家口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是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示意圖,“一”表示碳的流動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a是生產者,b、d、e是消費者,c是分解者
B.該生態系統的成分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
C.該生態系統中食物鏈可表示為:a→d→e→b
D.e每增加lkg的體重,至少需要25kg的a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