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甲中,二氧化碳濃度上升表示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或光合作用為0,二氧化碳濃度下降時,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C點時玻璃鐘罩內CO2濃度最高,此時凈光合速率為0;F點玻璃鐘罩內CO2濃度最低,此時凈光合速率為0.
圖乙中,縱坐標表示植物吸收或釋放CO2的速率,d、h兩點植物光合速率為0;f點時可能由于光照過強導致氣孔關閉,二氧化碳吸收減少,導致光合作用強度下降.
解答 解:(1)圖甲中的C點時,玻璃鐘罩內CO2濃度達到平衡點,表明此時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
(2)分析題圖甲可知,F點是由于光照強度減弱二氧化碳濃度由降低向增加轉化的拐點,此點之前,光合作用強度大于呼吸作用強度,此點之后光合作用強度小于呼吸作用的強度,該點光合作用強度與呼吸作用強度相等,對應圖乙中的h點.此時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都可以產生ATP,故葉肉細胞中產生ATP的場所有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和葉綠體.
(3)圖甲中,一晝夜之后G點玻璃罩內的二氧化碳濃度小于開始時A點的濃度,減少的這部分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儲存在植物體內,因此植物體的有機物含量會增加.
(4)圖乙中ef段的形成主要是因為中午光照過強,溫度過高,植物為避免蒸騰作用水分散失過多,氣孔大量關閉,導致二氧化碳供應減少.
故答案為:
(1)等于
(2)h 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和葉綠體(或葉綠體類囊體薄膜)
(3)增加
(4)二氧化碳
點評 本題具有一定的難度,考查了一晝夜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量的變化,考生在解題關鍵能夠仔細比較分析兩個曲線圖,找到兩個曲線圖的代謝相同點,要求考生具有較強的識圖能力、理解能力和區分能力,能夠在曲線中找出光補償點、最高光合作用點等.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毓文中學高一上期末考試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葉綠體內色素提取和分離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實驗中需要加入SiO2進行研磨,以破碎細胞和葉綠體
B.在研磨過程中加入CaCO3的目的是防止葉綠素被破壞
C.紙層析法分離色素后在濾紙條上形成的4條色素帶從上至下分別呈橙黃色、黃色、藍綠色、黃綠色
D.色素帶的寬度反映了色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物進化過程的實質在于有利變異個體的保存 | |
B. | 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 |
C. | 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 |
D. | 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條由m個氨基酸組成的肽鏈中,完全水解需要n-m 個水 | |
B. | 脂質包括脂肪、磷脂、膽固醇 | |
C. | 并不是所有的激素都是蛋白質,如性激素是屬于固醇類 | |
D. | 生物所有化合物都是以碳鏈為骨架連接而成的多聚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組別 | 處理 | 培養 |
A組 | 去掉嫩葉,浸于10ppm的NAA溶液中 | 24h后取出枝條,用清水洗凈,插入盛有的清水的燒杯中,杯外包上黑紙避光,觀察枝條生根情況 |
B組 | 不去掉嫩葉,浸于10ppm的NAA溶液中 | |
C組 | 不去掉嫩葉,浸于清水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T2噬菌體中有5種③、2種② | |
B. | T2噬菌體的增殖涉及5種③、2種② | |
C. | T2噬菌體增殖時所需要的①、②、③都是自身攜帶的 | |
D. | T2噬菌體中①、②、③代表遺傳信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毓文中學高一上期末考試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中甲曲線表示在最適溫度下,某種酶促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之間的關系。乙、丙兩條曲線分別表示該酶促反應速率隨溫度、pH的變化趨勢。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
A.在B點適當增加酶的濃度,反應速率將增大
B.圖中F點和J點酶的活性都很低,酶的結構可能都遭到一定的破壞
C.短期保存該酶,適宜條件對應于圖中的D、H兩點
D.將處于G點條件下的該酶溶液調整到H點條件下,酶活性顯著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