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圖1:圖1是示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等三大系統相互調節的部分示意圖.
分析圖2:A表示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結合,并將靶細胞裂解死亡;B細胞能分泌抗體,為漿細胞,其中結構1為內質網,結構2為高爾基體,結構3為線粒體,結構4為核糖體,結構5為抗體.
解答 解:(1)由圖1可知:神經末梢可通過釋放神經遞質直接調節免疫器官或免疫細胞的活動.
(2)T細胞能分泌淋巴因子,淋巴因子能促進B細胞增殖、分化為漿細胞,因此T細胞活性下降會導致機體生成抗體的能力降低.
(3)動物細胞間進行信息交流的途徑主要有兩種.途徑一:通過信息分子,如激素、神經遞質、淋巴因子、CO2、H+等,在體液中運輸并作用于靶細胞來實現信息交流,途徑二:吞噬細胞與T細胞之間是通過細胞間的接觸實現信息交流.
(4)反射弧由感受態、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組成,局部麻醉可阻斷信息傳遞,使人不產生痛覺,而是痛覺是神經中樞產生的,可見該藥物作用于感受器或傳入神經.
(5)毒性弱的霍亂菌苗相當于抗原起,可使機體內產生相應的抗體,即圖2中B所示的現象.
(6)向(5)中小鼠第二次注射毒性極強的霍亂弧菌制劑后,小鼠體內的記憶細胞會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B細胞也能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漿細胞產生大量的抗體,將抗原消滅.
故答案為:
(1)(突觸前膜)釋放神經遞質(作用于免疫細胞)
(2)淋巴因子分泌量減少,影響了B細胞增殖分化成漿細胞
(3)激素、神經遞質、淋巴因子、CO2、H+ 細胞間的接觸
(4)感受器或傳入神經
(5)抗原 B
(6)記憶細胞 B細胞
點評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神經調節、體液調節和免疫調節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神經沖動的產生,掌握神經沖動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過程;識記細胞間信息傳遞的方式;識記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具體過程,能結合圖中信息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 | B. | ③④⑤ | C. | ①④⑤ | D. | ②③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組成單位 | |
B. | 糖原代謝的最終產物是葡萄糖 | |
C. | 蔗糖和乳糖水解的產物都是葡萄糖 | |
D. | 脂肪和生長激素是生物體內的能源物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同源染色體一般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 | |
B. | 同源染色體的形狀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 |
C. | 同源染色體是由一條染色體經過復制而成的兩條染色體 | |
D. | 在減數分裂中配對的兩條染色體是同源染色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省高二上學期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變異屬可遺傳變異的是
①玉米單株自交后代出現白化苗,后代仍白化
②由于水肥充足,玉米的穗大粒多
③四倍體西瓜的產生
④豌豆的黃皺和綠圓新類型的出現
⑤舊社會婦女纏足而產生的“小腳”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線蟲 | 蜱螨目 | 彈尾目 | 其他昆蟲或小動物 | 個體總數 | 類群數 | |
薇甘菊入侵區 | 1890 | 226 | 123 | 48 | 2287 | 15 |
群落交錯區 | 1198 | 132 | 99 | 114 | 1543 | 15 |
本土植物區 | 1084 | 120 | 143 | 49 | 1376 | 14 |
數量總計 | 4172 | 478 | 365 | 211 | 5209 | 1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基因是DNA的基本組成單位 | B. | 細胞的基因全部位于細胞核中 | ||
C. | 它的分子結構首先由摩爾根發現 | D. | 它決定某一遺傳性狀或功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省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實驗課題與相應方法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膜的制備利用蒸餾水使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吸水漲破
B.分離細胞器利用了差速離心法
C.觀察線粒體利用了甲基綠染液將線粒體染成綠色,再用顯微鏡觀察
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