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鴨共生生態系統是以鴨子捕食害蟲代替農藥,以鴨子采食雜草代替除草劑,以鴨子糞便作為有機肥代替化肥的生態系統。以下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稻田中放養鴨子,延長了相關的食物鏈,但沒有增加新的食物鏈
B、稻鴨共作改變了稻田的垂直結構,既可充分利用空間又可實現物質的良性循環
C、利用鴨子捕蟲除草,對害蟲及雜草可進行持續控制,有利于保護環境
D、飼養人用哨音喚回鴨群屬于條件反射,與物理信息傳遞有關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環境溫度(℃) | 10 | 20 | 30 | 40 |
CO2產生量相對值 | 9.8 | 6.9 | 5.5 | 6.2 |
A. | 產生CO2的過程為動物體提供熱量 | |
B. | 10℃時產生的CO2大部分產生于線粒體,少部分產生于細胞質基質 | |
C. | 切除下丘腦后,從40℃移至10℃環境時,CO2產生量的變化量會不明顯 | |
D. | 從40℃移至10℃環境時,該動物皮膚毛細血管收縮,促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埃博拉病毒必須依賴人或動物體活細胞才能完成自身增殖 | |
B. | 相應的效應B淋巴細胞通過與埃博拉病毒結合抑制其增殖 | |
C. | 埃博拉病毒與抗體結合后被效應細胞毒性T細胞識別裂解 | |
D. | 埃博拉病毒通過感染輔助性T淋巴細胞破壞人體免疫系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湖南師大附中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Ca2+能消除突觸前膜內的負電荷,利于突觸小泡和前膜融合,釋放神經遞質。若瞬間增大突觸前膜對組織液中Ca2+的通透性,將引起的效應是
A、突觸前膜內的Ca2+快速外流
B、加速神經沖動的傳遞
C、使突觸后神經元持續性興奮
D、突觸后膜迅速將電信號轉變為化學信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湖南師大附中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種新型變異病毒,包含有禽流感、豬流感和人流感三種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同時擁有亞洲豬流感和非洲豬流感病毒特征,是一種之前從未在人和豬身上出現過的新型流感病毒。下列人體對流感的免疫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由于流感病毒可以通過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導致遺傳物質的變化,而且變異頻率比其他生物高,導致之前研制的疫苗無效
B、抗體只能作用于細胞外的禽流感病毒,不能作用于細胞內的禽流感病毒
C、一旦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體,記憶B細胞就會迅速增殖分化
D、效應T細胞能直接作用于流感病毒,導致流感病毒的裂解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湖南師大附中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元素和化合物是生物體的物質基礎,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水分在衰老、癌變細胞中含量較少,而在分裂、成熟的細胞中含量較多
B、核酸是生物體儲存遺傳信息的物質,蛋白質是生物體的主要能源物質
C、吞噬細胞攝取艾滋病病毒與抗體結合形成的沉淀并將其水解,產物中有4種核糖核苷酸
D、性激素和甲狀腺激素與雙縮脲試劑反應均呈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省高二上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水稻的有芒(A)對無芒(a)為顯性,抗病(B)對感病(b)為顯性,這兩對遺傳因子自由組合。現有純合有芒感病株與純合無芒抗病株雜交,得到F1,再將此F1與雜合的無芒抗病株雜交,子代的四種表現型為有芒抗病、有芒感病、無芒抗病、無芒感病,其比例依次為
A.9∶3∶3∶1 B.3∶1∶3∶1
C.1∶1∶1∶1 D.1∶3∶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