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內容: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節,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形成.在這個過程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2、基因突變的特征:(1)基因突變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2)變異是隨機發生的、不定向的;(3)基因突變的頻率是很低的;(4)多數是有害的,但不是絕對的,有利還是有害取決于生物變異的性狀是否適應環境.
解答 解:(1)該種群中果蠅有多種多樣的基因型,是在等位基因突變過程中產生的,通過有性生殖過程中的而產生的基因重組,使種群中產生了大量的可遺傳的變異,為生物進化提供重要的原料.
(2)假定該種群中每個基因的突變率都是10-5,那么在該種群中每一代出現的基因突變數是107×104×2×10-5=2×106.
(3)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種群,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由于在正常環境條件下,殘翅果蠅難以生存,結果長翅果蠅(V)類型個體逐漸增多,V基因頻率也隨之升高,經過許多代后,長翅類型為該種群中常見類型,與其他突變類型相比,殘翅個體要少得多,這一現象說明殘翅是不利變異,經過長期的自然選而不斷被淘汰,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4)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故答案為:
(1)等位基因 基因重組
(2)2×106
(3)果蠅的殘翅是不利性狀,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不斷地被淘汰,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4)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能力.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是學習的重點知識.要注意辨析,種群基因頻率改變意味著生物進化了,但不一定產生新的物種.新物種的產生必須要發生生殖隔離.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雞血細胞 | B. | 蛙的紅細胞 | C. | 人的成熟紅細胞 | D. | 菜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騾不能產生正常的生殖細胞 | B. | 馬和驢屬于兩個物種 | ||
C. | 馬和驢之間存在生殖隔離 | D. | 馬和驢之間存在地理隔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態系統中物種豐富度高,其自我調節能力強,恢復力穩定性高 | |
B. | 生態系統多樣性包括基因、物種和生物多樣性三個層次的內容 | |
C. | 生物多樣性是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共同進化的結果 | |
D. | 森林生態系統調節氣候的作用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分泌蛋白的運輸過程中,囊泡膜與內質網膜融合 | |
B. | 并非只有生物大分子才需要囊泡運輸 | |
C. | 囊泡內容物的釋放需要ATP | |
D. | 囊泡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雙分子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燒杯編號 | A | B | C | D | E | F |
焦油濃度 (μg/mL) | 50 | 100 | 200 | 300 | O | 0 |
平均微核率(‰) | 12.55 | 14.93 | 17.32 | 20.14 | 3.58 | 3.5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