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將染色后的蝗蟲精巢制成臨時裝片,在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有絲分裂的細胞 |
B、用健那綠染液對鹽酸水解后的根尖細胞染色,可觀察線粒體在根尖細胞中的分布 |
C、檢測酵母菌培養液中CO2的產生情況,可用溴代麝香草酚藍水溶液代替澄清石灰水 |
D、觀察花生子葉細胞中的脂肪顆粒,可用蘇丹Ⅲ染液代替蘇丹Ⅳ染液對脂肪染色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DNA可以產生可遺傳的變異 |
B、DNA能自我復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連續性 |
C、DNA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狀 |
D、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表示 | a表示 | b、c分別代表 | |
A | 下丘腦 | 血漿滲透壓升高 | 產生渴覺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
B | 棉鈴蟲種群 | 誘捕雄蟲 | 性別比例失調和種群密度下降 |
C | 燕麥胚芽鞘 | 單側光 | 生長素在尖端下部橫向運輸和向光彎曲生長 |
D | 人體B淋巴細胞 | 抗原刺激 | 漿細胞和記憶細胞的形成 |
A、A | B、B | C、C | D、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
B、殺蟲劑使害蟲產生抗藥性變異.害蟲抗藥性增強 |
C、在生存斗爭中,失敗的個體會被淘汰,不利于生物的進化 |
D、生物進化和無機環境變化之間沒有明確的因果關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圖中胸腺和骨髓為免疫器官,物質①、②分別為淋巴因子和抗體 |
B、細胞一必需在抗原和物質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增殖分化成細胞三和細胞四 |
C、當自身產生的物質②攻擊自身正常細胞時會引起機體產生過敏反應 |
D、注射疫苗后可刺激機體產生細胞二和細胞三,但這兩類細胞在初次免疫中不起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曲線ab段與ef段血糖濃度上升的原因相同 |
B、曲線bc段與de段血液中胰島素變化趨勢相同 |
C、fg段血糖維持相對穩定是神經一激素調節的結果 |
D、當血糖偏低時,胰高血糖素可促進肝糖原和肌糖原的水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