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由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葉綠體、溶酶體等細胞器膜和核膜、細胞膜等結構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
2、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過程:附著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合成蛋白質→內質網進行粗加工→內質網“出芽”形成囊泡→高爾基體進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質→高爾基體“出芽”形成囊泡→細胞膜,整個過程還需要線粒體提供能量.
3、核孔可實現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
4、分析題圖:題圖是某高等動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此圖細胞具有細胞核而無細胞壁,為高等動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其中1是高爾基體,2是線粒體,3是內質網.
解答 解:(1)題圖中的1、2、3所指的細胞器分別是高爾基體、線粒體、內質網,由圖中核膜、細胞器膜、細胞膜等膜結構共同構成了細胞的生物膜系統.
(2)在附著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上可合成分泌蛋白,通過內質網和高爾基體以囊泡的形式轉運至細胞膜,囊泡膜與細胞膜融合從而將蛋白質分子分泌到細胞外,若此細胞中的1高爾基體、3內質網比較豐富,說明該細胞的分泌功能較強.
(3)核膜上核孔是控制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內質網上合成的蛋白質不能穿過核孔進入細胞核,表明核孔對所轉運的物質具有選擇性.
故答案為:
(1)高爾基體 線粒體 內質網 生物膜系統
(2)分泌
(3)核孔
點評 本題結合某高等動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考查細胞結構和功能的知識,考試識記細胞各結構的圖象和功能、生物膜系統的組成,明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過程是解題的關鍵.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長素的作用具有兩重性,頂芽生長占優勢時側芽生長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 |
B. | 燕麥胚芽鞘中生長素的極性運輸與光照方向無關 | |
C. | 色氨酸經過一系列反應可轉變成生長素,生長素化學本質是蛋白質 | |
D. | 溫特的實驗中生長素從胚芽鞘尖端基部進入瓊脂塊的方式是主動運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能產生水的細胞器有線粒體、核糖體等 | |
B. | 可以產生[H]和ATP的細胞器是線粒體和葉綠體 | |
C. | 能發生堿基互補配對的細胞器只有線粒體和葉綠體 | |
D. | 可能含有色素的細胞器有葉綠體和液泡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它是脫氧核糖核酸(DNA) | B. | 含有C、H、O、N、P等元素 | ||
C. | 它只分布在細胞核中 | D. | 堿基中有T(胸腺嘧啶)不會有U(尿嘧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水稻主動吸收Si不需要根細胞膜上的載體協助 | |
B. | 甲狀腺細胞能夠接受促甲狀腺激素的調節與其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有關 | |
C. | 有生物膜組成的核糖體附著在內質網上,沒有生物膜組成的游離在細胞質基質中 | |
D. | 核孔是細胞核和細胞質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通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丁過程證明已經分化的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 | |
B. | 經乙過程處理,愈傷組織發生定向的變異 | |
C. | 甲、丙兩種育種方式與傳統雜交育種相比,其優點是能克服不同物種間遠緣雜交的不親和性 | |
D. | 丙方式將外源目的基因導人植物細胞,只能以受精卵作為受體,因為受精卵大,容易操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后天形成的性狀可以遺傳給后代 | |
B. | 后代可以獲得親代的全部性狀 | |
C. | 后代可以得到親代的遺傳物質 | |
D. | 生物所有性狀的獲得都是遺傳的結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大聯考高三第八次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淋巴細胞的起源和分化過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種類的細胞,①②表示有關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只有a、b、c三類細胞能識別抗原
B.產生抗體的細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
C.①②過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發生
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湖北省棗陽市高三8月第一次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Graves病又稱毒性彌漫,是由于患者所產生的抗體X與甲狀腺細胞膜上的某激素的受體Y結合,致使甲狀腺細胞持續被激發,產生高水平激素Z所致。對患者使用物質UDP可減弱Graves病的癥狀。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激素Z為甲狀腺激素
B.分泌抗體X的細胞為漿細胞
C.UDP可能會抑制X的分泌
D.Y是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的特異性受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