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NA是一類只存在于增殖細胞的階段性表達的蛋白質,其濃度在細胞周期中呈周期性變化(如下圖),檢測其在細胞中的表達可作為評價細胞增殖狀態的一個指標。下列推斷錯誤的是
A.PCNA經核糖體合成,主要在細胞核內發揮作用 |
B.曲線表明PCNA可能輔助DNA復制 |
C.PCNA可能與染色體的平均分配到細胞兩極有關 |
D.癌細胞內的PCNA含量較正常細胞高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將一植物放在密閉的玻璃罩內,置于室外進行培養,假定玻璃罩內植物的生理狀態與自然環境中相同。用CO2濃度測定儀測得了該玻璃罩內CO2濃度的變化情況,繪制成如下圖所示的曲線,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H點CO2濃度最低,說明此時植物積累有機物最多 |
B.BC段較AB段CO2濃度增加減慢,是因為低溫使植物細胞呼吸加快 |
C.FG段CO2濃度下降不明顯,是因為高溫使酶活性降低 |
D.CO2濃度下降從DE段開始,說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是從D點開始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細胞大小和細胞的物質運輸關系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直徑越小的細胞,其細胞的物質運輸效率越高 |
B.直徑越大的細胞,其細胞的物質運輸效率越高 |
C.表面積越大的細胞,其細胞的物質運輸效率越高 |
D.體積越大的細胞,其細胞的物質運輸效率越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神經傳導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在突觸前膜發生的信號變化是:電信號→化學信號 |
B.突觸后膜內的Na+會通過主動運輸方式到突觸后膜外 |
C.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通過突觸間隙,作用于突觸后膜 |
D.突觸后膜受體與相應神經遞質結合后,Na+通過被動運輸內流到細胞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有關下圖中某蛋白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形成該蛋白質時共脫掉126個水分子 |
B.該蛋白質含有兩條肽鏈 |
C.該蛋白質的R基中共含16個氨基 |
D.該蛋白質共有111個肽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能誘導α-淀粉酶的產生,促進種子萌發;6-甲基嘌呤能抑制RNA聚合酶活性。分別用三組試劑對種子進行處理:①赤霉素:②赤霉素和脫落酸;③赤霉素和6-甲基嘌呤。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激素能調控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
B.對α-淀粉酶的合成,脫落酸與赤霉素表現為拮抗作用 |
C.脫落酸作用機理是促進轉錄過程 |
D.種子的萌發受多種激素共同調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自身免疫病產生的原因是
A.人體免疫系統對病原菌的免疫效應 |
B.人體免疫系統對人體正常組織的免疫反應 |
C.人體免疫系統對過敏原的反應 |
D.自身免疫功能缺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顯示某一規模農場自1850年第一次使用化肥后100年中物種豐富度變化的數據。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1850~1950年間該農場種群類型數量和各種群密度均不斷降低 |
B.1875年比1850年植物種類增多,群落結構趨于簡單 |
C.1950年時,農場中的生物群落有明顯的分層現象 |
D.從圖中信息反映出人類的干擾會影響群落的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聚聯乙炔細胞膜識別器,它在接觸到細菌、病毒時可以發生顏色變化,用以檢測細菌和病毒。它是通過物理力把類似于細胞膜上具有分子識別功能的物質鑲嵌到聚聯乙炔囊泡中,組裝成納米尺寸的生物傳感器。這類被鑲嵌進去的物質很可能是
A.抗體 | B.運載體 | C.糖蛋白 | D.單鏈D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