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關于“基因自由組合定律”,考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把握:
(1)適用范圍:
①適用兩對或兩對以上相對性狀的遺傳,并且非等位基因均位于不同對的同源染色體上.
②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因此只有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出現基因的自由組合.
③按遺傳基本定律遺傳的基因,均位于細胞核中的染色體上.所以,基因的分離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均是真核生物的細胞核遺傳規律.
(2)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自由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解答 解:(1)根據題意可知,紫色魚的體色深淺程度隨顯性基因的數目增多而加深,因此顯性純合子的顏色應該最深,即紫色最深的金魚其基因型應該是AABBCCDD,用紫色最深的紫色魚(AABBCCDD)與白色魚(aabbccdd)雜交得到足夠數量的F1(AaBbCcDd),讓F1雌雄魚雜交,得到F2個體,若F2個體的各表現型成活率相同,則F2中白色個體的比例理論上有$\frac{1}{4}×\frac{1}{4}×\frac{1}{4}×\frac{1}{4}=\frac{1}{256}$,其它全為紫色,因此紫色個體和白色個體的比例理論上應該為255:1.F2個體中純合子占$\frac{1}{2}×\frac{1}{2}×\frac{1}{2}×\frac{1}{2}=\frac{1}{16}$,因此雜合子占$\frac{15}{16}$,紫色個體中純合子占($\frac{1}{16}-\frac{1}{256}$)÷$\frac{255}{256}$=$\frac{1}{17}$.
(2)基因型為AaBbDdEeGgHhKk個體自交,假定這7對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對等位基因雜合、4對等位基因純合的個體出現的概率為${C}_{7}^{3}$×($\frac{1}{2}$)3×($\frac{1}{2}$)4=$\frac{35}{128}$.
(3)由題意分析可知,丙物質積累表現為青色殼,所以青色殼必須是能產生乙和丙物質的,因此明蟹的青色殼是由2對基因控制(要同時具有A和B),其基因型為AABb、AABB、AaBB、AaBb四種; 由于aa使甲物質積累表現為灰白色殼,丙物質積累表現為青色殼,丁物質積累表現為花斑色殼,所以AaBb×AaBb雜交,則后代中成體的表現型及比例為青色:花斑色:灰白色=9:3:2(aa50%個體死亡),即后代的成體中青色殼的比例為$\frac{9}{14}$.
故答案為:
(1)AABBCCDD 255:1 $\frac{15}{16}$ $\frac{1}{17}$
(2)$\frac{35}{128}$
(3)$\frac{9}{14}$
點評 本題考查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及應用、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及應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能準確判斷兩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掌握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能采用逐對分析法進行簡單的概率計算.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組 別 | 醋酸鉛溶液濃度 /g•L-1 | 腦組織鉛含量 /g•gprot-1 | AChE活性/U•mgprot-1 | 到達原平臺水域時間/s |
① | 0 | 0.18 | 1.56 | 22.7 |
② | 0.05 | 0.29 | 1.37 | 23.1 |
③ | 1 | 0.57 | 1.08 | 26.9 |
④ | 2 | 1.05 | 0.76 | 36.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制作裝片的過程是:解離→染色→漂洗→制片 | |
B. | 圖1是在低倍顯微鏡下所觀察到的植物根尖分生區細胞圖象 | |
C. | 圖3是根尖經過解離、漂洗、染色、制片后,在高倍鏡下所觀察到的圖象 | |
D. | 圖1轉為圖2的操作步驟是移動裝片→轉動轉換器→調節視野亮度→轉動粗準焦螺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蛋白酶分子結構中至少有l個氨基、l個羧基和128個肽鍵 | |
B. | 該酶在堿性環境下與銅離子可發生紫色顏色反應 | |
C. | 指導此酶合成的物質的單體是核糖核苷酸 | |
D. | 用含該酶的洗衣粉去除油漬效果比較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