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生物進化和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共同進化都是通過物種之間的生存斗爭實現的
B.基因的自由組合和染色體數目改變均不會引起DNA堿基序列的改變
C.二倍體與四倍體雜交可產生三倍體,說明二者之間無生殖隔離
D.體細胞的基因突變都不能遺傳給后代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甘肅武威市高二上模塊檢測(理)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孟德爾在一對相對性狀的研究過程中,發現了基因的分離規律。下列有關基因分離規律的幾組比例中,最能說明基因分離規律實質的是( )
A.F2表現型的比為3∶1
B.F1產生配子的比為1∶1
C.F2遺傳因子組成的比為1∶2∶1
D.測交后代表現型的比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宿遷市三校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被子植物一生中,對維持染色體數目恒定和促進植物遺傳物質的重新組合起關鍵作用的環節是
A、受精作用和種子的萌發
B、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
C、開花和傳粉
D、染色體自由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寧波市高三十校聯考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檸檬酸循環的敘述,正確的是
A.糖酵解的產物3―磷酸甘油酸在檸檬酸循環中被分解形成CO2分子
B.與檸檬酸循環有關的酶多數分布在嵴上
C.檸檬酸循環產生的少量ATP,用于下一階段
D.檸檬酸循環產生的[H]在電子傳遞鏈中將氧還原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高三下理綜模擬訓練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7分)生態學家對某棄耕農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進行調查。下表是此生態系統三個營養級的能量分析表。回答下列問題:
(單位:J/hm2·a)
營養級 | 同化量 | 未被利用量 | 分解者分解量 | 呼吸釋放量 |
A | 2.48×1011 | 2.00×109 | 1.20×1010 | 3.60×1010 |
B | 2.40×107 | 6.00×105 | 4.00×105 | 2.30×107 |
C | 7.50×108 | 2.40×107 | 6.00×106 | 7.16×108 |
(1)輸入該生態系統生物群落的總能量是由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固定的。
(2)該生態系統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棄耕農田上進行的演替類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態學家為了監測和預報該生態系統鼠害的發生情況,對棄耕后田鼠種群數量的變化規律進行了研究。調查統計發現田鼠繁殖能力很強,在最初的一個月內,種群數量每天增加1.47%。
I.研究者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估算該地區田鼠的種群數量。
Ⅱ.根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構建了田鼠種群增長模型為Nt =N0·λ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個月內的生存環境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重復觀察統計田鼠數量,對所建立的模型進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利于鼠害的防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揭陽市畢業班高考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6分)塔胞藻(單細胞微型藻類)是水產動物的優質餌料。為探究Cu2+對塔胞藻細胞密度的影響,研究人員設置了Cu2+濃度依次為0μmol/L、20μmol/L、40μmol/L、80μmol/L、160μmol/L、320μmol/L的培養液,每個濃度3個平行組。將塔胞藻分別接種在上述培養液中進行處理。分別于處理后的24h、48h、72h及96h進行取樣,測定塔胞藻細胞密度。實驗結果如下圖甲所示。
(1)在培養操作過程中,為防止雜菌污染,需對培養液進行 (1分)處理。每次取樣測定塔胞藻細胞密度時,均需做3次重復實驗,探究過程共需測定的樣品數為 。
(2)研究人員用血球計數板(規格為1mm×1mm×0.1mm)對未經稀釋培養液中的塔胞藻進行計數,計數室內細胞分布見圖乙,則培養液中塔胞藻細胞的密度是 。下列操作會使計數結果偏大的是 。
A 稀釋塔胞藻培養液時,未達到預設的稀釋倍數
B 對于壓在小方格上、下、左、右四條界線上的塔胞藻,均進行計數
C 塔胞藻在計數室中均勻分布,但每一個小方格內的塔胞藻過多
D 誤把死細胞當作活細胞
E 從三角燒瓶中吸出培養液進行計數之前,未將三角燒瓶輕輕振蕩幾次即從培養液的上方取樣
(3)實驗結論:Cu2+對塔胞藻種群數量增長具有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圍內,Cu2+ 濃度越大,其抑制作用越強。得到上述結論的依據是:①在相同時間內, ;②在一定濃度范圍內, 。
(4)研究人員推測,水體受Cu2+ 污染和缺Mg2+都可能會抑制塔胞藻的光合作用。為探究Cu2+污染和缺Mg2+對塔胞藻光合作用的影響及其相互關系,可設置以下對照實驗:對照組用完全培養液在適宜條件下培養塔胞藻;實驗組的培養液依次為 (3分)。你認為,在短時間內,光合作用生理狀況與細胞密度兩個指標中, 往往能更快地反映塔胞藻受Cu2+毒害的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揭陽市畢業班高考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用醋酸菌制作果醋時,需通入氧氣
B.利用凝膠色譜法可分離相對分子質量不同的蛋白質
C.進行DNA粗提取時,用酒精提取含雜質較少的DNA
D.接種前需對培養基、培養皿、實驗操作者的雙手等進行滅菌處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高三下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果蠅的體色灰身(A)對黑身(a)為顯性,屬常染色體遺傳;體毛有直毛和分叉毛(基因用B、b表示),在一封閉飼養繁殖直毛果蠅的環境中,科研人員偶然發現一只分叉毛雄果蠅。科研人員為了研究分叉毛果蠅的遺傳特性,做了以下實驗:
(1)讓這只分叉毛雄果蠅與直毛雌果蠅交配,結果F1全是直毛果蠅,說明顯性性狀是
(2)再讓F1直毛果蠅雌雄交配,如果F2中直毛和分叉毛果蠅數量比約為 ,而且 ,則該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3)現有一只純合灰身分叉毛雌果蠅,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體在減數第一次分裂時不分離,產生的雌配子染色體數目為 ,該種變化在光學顯微鏡下 (可見,不可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臨沂市高三下二輪階段檢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中,既需要使用顯微鏡,也需要染色劑染色的是
A.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B.觀察紫色洋蔥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
C.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D.探究酵母菌的細胞呼吸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