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由 F2出現了“3:1”推測生物體產生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彼此分離 | |
B. | 若 F1產生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分離,則 F2中三種基因型個體比例接近 l:2:1 | |
C. | 若 F1產生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分離,則測交后代會出現兩種性狀比例接近1:1 | |
D. | 若遺傳因子位于染色體上,則遺傳因子在體細胞中成對存在 |
分析 孟德爾發現遺傳定律用了假說演繹法,其基本步驟:提出問題→作出假說→演繹推理→實驗驗證→得出結論.
①提出問題(在純合親本雜交和F1自交兩組豌豆遺傳實驗基礎上提出問題);
②做出假設(生物的性狀是由細胞中的遺傳因子決定的;體細胞中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配子中的遺傳因子成單存在;受精時雌雄配子隨機結合);
③演繹推理(如果這個假說是正確的,這樣F1會產生兩種數量相等的配子,這樣測交后代應該會產生兩種數量相等的類型);
④實驗驗證(測交實驗驗證,結果確實產生了兩種數量相等的類型);
⑤得出結論(就是分離定律).
解答 解:A、由F2中出現的分離比推測,生物體產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這是假說的內容,A錯誤;
B、演繹是根據假設內容推測測交實驗的結果,而不是推測F2中三種遺傳因子組成的個體比例,B錯誤;
C、演繹是根據假設內容推測測交實驗的結果,即若F1產生配子時遺傳因子分離,則測交后代的兩種性狀比接近1:1,C正確;
D、遺傳因子在體細胞中成對存在屬于假說內容,且孟德爾并沒有說明遺傳因子在染色體上,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孟德爾遺傳實驗,要求考生識記孟德爾遺傳實驗過程及孟德爾實驗采用的方法,識記孟德爾對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的解釋(假說)及演繹的含義,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分泌抗體的細胞只能由B細胞增殖分化而成 | |
B. | 抗原和抗體的結合只能發生在細胞外 | |
C. | 如果抗原進入細胞內,抗體無法與抗原結合 | |
D. | 與抗體的合成、運輸、加工和分泌相關的細胞器有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和線粒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有絲分裂間期和減數分裂前的間期,都進行了1次染色質DNA的復制 | |
B. | 細胞周期的間期已經形成了 1對中心體,在有絲分裂前期形成紡錘體 | |
C. | 染色體數為2n=24的性原細胞進行減數分裂,中期II染色體數和染色體DNA分子數分別為12和24 | |
D. | 若在間期結束時某染色質的1個DNA分子發生片段缺失,則該細胞有絲分裂產生的2個子細胞均含有該異常D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Ⅰ為脫氧核糖核酸、Ⅱ為核糖核酸、Ⅲ為核酸 | |
B. | Ⅰ為淀粉、Ⅱ為糖原、Ⅲ為纖維素 | |
C. | Ⅰ為固醇、Ⅱ為膽固醇、Ⅲ為維生素D | |
D. | Ⅰ為原核生物、Ⅱ為細菌、Ⅲ為酵母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上海卷參考版) 題型:綜合題
回答下列有關植物激素及其調節作用的問題。(9分)
圖顯示胚芽鞘受單側光照時的生長情況及受光照處生長素的主要運輸方向。生長素在植物細胞間的運輸常需細胞膜上載體參與。
(1)下列激素對植物生長所起的主要作用,與生長素在a處所在作用相反的是______(多選)。
A.乙烯 B.赤霉素 C.脫落酸 D.細胞分裂素
(2)生長素沿b方向運輸時,其在細胞間跨膜運輸的方式主要是_______。
已知某雙子葉植物不同器官對生長素響應不同(見表3)。為進一步研究生長素對該植物生長的影響,將其幼苗根部浸泡在三面遮光的方缸中,右側給光,培育一段時間后,發現幼苗根部向左側彎曲生長,幼苗上部的生長呈頂端優勢。將幼苗分成7組,用不同濃度外源生長素處理幼苗根部,繼續給予單側光照,實驗數據見圖圖中濃度1~6為外源生長素濃度,以10倍遞增;對照指外源生長素濃度為0,此時根部內源生長素濃度低于10-12mol/L。
(3)在該植物幼苗的①側芽、②根彎曲處向光側、③根彎曲處背光側三個部位,能合成生長素的部位是__________;各部位生長素濃度由高到低的順序是____________。
(4)據圖14、表3數據和生長素作用特點預測,在外源濃度6時,該植物幼苗根部彎曲角度約為___________。據表3數據和生長素作用特點,可推測外源濃度3最低為___________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