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分泌抗體的細胞只能由B細胞增殖分化而成 | |
B. | 抗原和抗體的結合只能發生在細胞外 | |
C. | 如果抗原進入細胞內,抗體無法與抗原結合 | |
D. | 與抗體的合成、運輸、加工和分泌相關的細胞器有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和線粒體 |
分析 1、抗原是指能引起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的物質.抗原的特點:(1)異物性,但也有例外:如癌細胞、損傷或衰老的細胞;
(2)大分子性:抗原多數是蛋白質,其結構較復雜,分子量較大;
(3)特異性:抗原決定簇(病毒的衣殼).
2、抗體指機體的免疫系統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細胞或記憶細胞增殖分化成的漿細胞所產生的、可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組織液及外分泌液中.
解答 解:A、分泌抗體的細胞是漿細胞,能由B細胞或記憶細胞增殖分化而成,A錯誤;
B、抗原和抗體的結合只能發生在細胞外,B正確;
C、如果抗原進入細胞內,抗體無法與抗原結合,C正確;
D、與抗體的合成、運輸、加工和分泌相關的細胞器有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和線粒體,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抗原和抗體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DNA中堿基對的替換、缺失、增添一定引起基因突變 | |
B. | 觀察細胞分裂中期染色體形態可判斷基因突變的位置 | |
C. | 基因重組和染色體數目變異均不會引起基因中堿基序列的改變 | |
D. | 秋水仙素誘導多倍體形成的原因是促進染色單體分離使染色體數目加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獲得該mRNA的最佳材料是受精卵 | |
B. | 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最常用的載體是大腸桿菌 | |
C. | 完成過程①②需要逆轉錄酶、DNA聚合酶 | |
D. | 探針篩選的目的是獲得未被感染的細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 | B. | ④⑤ | C. | ②④⑤ | D. | ③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應選取體重相同、生理功能正常的成年家兔數只進行實驗,實驗數據要用統計學方法處理 | |
B. | 手術前要預先測定實驗家兔血液中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含量 | |
C. | 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的含量手術后比手術前低,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含量手術前后無明顯變化 | |
D. | 該實驗原理是下丘腦合成和分泌促激素釋放激素,促進垂體合成和分泌相應的促激素,再促進相應的內分泌腺合成和分泌激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核是DNA分布的主要場所 | |
B. | 高爾基體是肽鏈合成和加工的場所 | |
C. | 線粒體將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 |
D. | 溶酶體合成和分泌多種酸性水解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由 F2出現了“3:1”推測生物體產生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彼此分離 | |
B. | 若 F1產生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分離,則 F2中三種基因型個體比例接近 l:2:1 | |
C. | 若 F1產生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分離,則測交后代會出現兩種性狀比例接近1:1 | |
D. | 若遺傳因子位于染色體上,則遺傳因子在體細胞中成對存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和③ | B. | ②和③ | C. | ②和④ | D. | ①和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