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觀點中不符合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是
A.外來物種入侵能改變生物進化的速度和方向
B.地理隔離阻礙了不同種群間基因的自由交流
C.基因頻率的改變標志著新物種的產生
D.共同進化是指不同物種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發展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開封市高三沖刺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生物體與水分的關系,敘述正確的是
A.貯藏中的種子不含水分,以保持休眠狀態
B.同種植物萌發種子的含水量和休眠種子的相同
C.適應高滲環境的動物可排出體內多余的鹽
D.缺水時,動物體的正反饋調節能促使機體減少水的散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湛江第一中學高二下學期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元素和化合物是細胞結構和功能的物質基礎。下列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ATP、脫氧核苷酸、線粒體外膜共有的組成元素是C、H、O、N、P
B.某些無機鹽是組成ATP、RNA和纖維素的必需成分
C.生物體內無機鹽濃度的大小會影響細胞的吸水或失水
D.體內參與運輸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的水是結合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鎮江市高三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為研究某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生長素與細胞分裂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某生物興趣小組進行了相關實驗后繪出了如右圖所示曲線。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激素甲是生長素,激素乙是細胞分裂素
B.高濃度的生長素對側芽的萌動起抑制作用
C.高濃度的細胞分裂素對側芽萌動起促進作用
D.激素甲和激素乙在植物側芽生長中起拮抗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鎮江市高三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微生物接種時平板劃線操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使用已滅菌的接種環、培養皿,操作過程中不再滅菌
B.打開含菌種的試管需要通過火焰滅菌,取出菌種后需直接塞好棉塞
C.將沾有菌種的接種環迅速伸入平板內,劃三至五條平行線即可
D.最后應將平板倒置,放入培養箱中培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鎮江市高三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生物科學發展史上經典實驗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施萊登、施旺創立的細胞學說從一個方面揭示了細胞的差異性
B.薩克斯通過對照實驗的方法證明了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來自水
C.赫爾希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證明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D.克里克最先預見了遺傳信息傳遞的一般規律,并將其命名為中心法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南通市高三第三次調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7分)H18雜交瘤細胞產生的抗人肝癌單克隆抗體HAb18對于人體肝癌的靶向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但H18雜交瘤細胞在培養過程中的凋亡現象制約著細胞的高密度培養以及生產能力的提高。通過基因工程可改造H18雜交瘤細胞的抗凋亡能力,相關研究步驟如下:
①細胞培養:將人肝癌細胞在含10%小牛血清的培養液中培養。一段時間后,用胰蛋白酶處理培養液,漂洗后調整細胞懸液濃度為1×107個·mL-1。
②免疫小鼠:向小鼠體內注射肝癌細胞懸液0.8mL,以后每隔2周免疫1次,共3次,最后一次免疫后3天,取脾臟制成細胞懸液備用。
③細胞融合及篩選:將脾臟細胞懸液和骨髓瘤細胞懸液在50%PEG作用下進行融合,篩選出能產生抗人肝癌單克隆抗體HAb18的H18雜交瘤細胞。
④改造H18雜交瘤細胞:利用PCR技術獲得小鼠的bcl-XL基因(抗凋亡基因),構建表達載體,通過脂質體法導入H18雜交瘤細胞,再篩選出抗凋亡能力明顯提高的H18雜交瘤細胞。
請分析回答:
(1)步驟①肝癌細胞培養液中加入小牛血清的目的是 ,培養液中還需加入一定量抗生素的目的是 。
(2)步驟②中,肝癌細胞免疫小鼠需在一定時間內間隔注射3次,其目的是 。
(3)步驟③中,除了用50%PEG促進細胞融合外,常用的生物誘導因素是 。步驟④中通過脂質體法將表達載體導入H18雜交瘤細胞的原理是 。
(4)與普通抗肝癌藥物相比,用抗人肝癌單克隆抗體HAb18與相應抗癌藥物結合制成的“生物導彈”治療肝癌的主要優點是 。
(5)乙醇有誘導細胞凋亡的作用。為了建立H18雜交瘤細胞凋亡檢測模型,科研人員利用不同濃度的乙醇溶液誘導H18雜交瘤細胞凋亡,其結果如右圖所示。
抗凋亡細胞株的建立與篩選應選擇的條件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南通市高三第三次調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科研人員研究了不同濃度的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和α-萘乙酸(NAA)對大豆根系生長的影響,結果如下圖所示。據此結果作出的判斷,正確的是
A.IAA、IBA和NAA都是植物細胞合成的微量有機物
B.促進大豆根系生長的最適濃度IAA>NAA>IBA
C.IAA、IBA和NAA對大豆根系的生長作用都表現出兩重性
D.隨濃度增大,NAA對大豆根系生長的抑制作用比IBA更顯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南省高二上學期期中文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白細胞能吞噬綠膿桿菌,與這一現象有關的是 ( )
A.主動運輸 B.協助擴散 C.自由擴散 D.細胞膜的流動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