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時氣溫和相對濕度對A品種小麥光合作用的影響,某研究小組將生長狀態一致的A品種小麥植株分為5組,1組在田間生長作為對照組,另4組在人工氣候室中生長作為實驗組,并保持其光照和CO2濃度等條件與對照組相同,與中午12:30測定各組葉片的光合速率,各組實驗處理及結果如表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本實驗結果,可以推測中午時對小麥光合作用速率影響較大的環境因素是 ,其依據是 ;并可推測, (填“增加”或“降低”)麥田環境的相對濕度可降低小麥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
(2)在實驗組中,若適當提高第 組的環境溫度能提高小麥的光合率,其原因是 。
(3)小麥葉片氣孔開放時,CO2進入葉肉細胞的過程 (填“需要”或“不需要”)載體蛋白,
(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ATP。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上海卷參考版) 題型:綜合題
回答下列有關植物激素及其調節作用的問題。(9分)
圖顯示胚芽鞘受單側光照時的生長情況及受光照處生長素的主要運輸方向。生長素在植物細胞間的運輸常需細胞膜上載體參與。
(1)下列激素對植物生長所起的主要作用,與生長素在a處所在作用相反的是______(多選)。
A.乙烯 B.赤霉素 C.脫落酸 D.細胞分裂素
(2)生長素沿b方向運輸時,其在細胞間跨膜運輸的方式主要是_______。
已知某雙子葉植物不同器官對生長素響應不同(見表3)。為進一步研究生長素對該植物生長的影響,將其幼苗根部浸泡在三面遮光的方缸中,右側給光,培育一段時間后,發現幼苗根部向左側彎曲生長,幼苗上部的生長呈頂端優勢。將幼苗分成7組,用不同濃度外源生長素處理幼苗根部,繼續給予單側光照,實驗數據見圖圖中濃度1~6為外源生長素濃度,以10倍遞增;對照指外源生長素濃度為0,此時根部內源生長素濃度低于10-12mol/L。
(3)在該植物幼苗的①側芽、②根彎曲處向光側、③根彎曲處背光側三個部位,能合成生長素的部位是__________;各部位生長素濃度由高到低的順序是____________。
(4)據圖14、表3數據和生長素作用特點預測,在外源濃度6時,該植物幼苗根部彎曲角度約為___________。據表3數據和生長素作用特點,可推測外源濃度3最低為___________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江蘇卷參考版) 題型:選擇題
人類ABO血型有9號染色體上的3個復等位基因(IA ,IB和i)決定,血型的基因型組成見下表。若一AB型血紅綠色盲男性和一O型血紅綠色盲攜帶者的女性婚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他們生A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為1/8
他們生的女兒色覺應該全部正常
他們A型血色盲兒子和A型血色盲正常女性婚配,有可能生O型血色盲女兒
他們B型血色盲女兒和AB型血色覺正常男性婚配,生B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江蘇卷參考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中學“腐乳的制作”實驗,敘述正確的是
A.加鹽主要是為了調節水分,利于毛霉生長
B.加料酒主要是為了滅菌,避免腐乳變質
C.發酵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乳酸桿菌
D.實驗室制作的腐乳不宜直接食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全國卷3參考版) 題型:綜合題
圖(a)中的三個DNA片段上以此表示出了EcoR I、BamH I和Sau3A I三種限制性內切酶的識別序列與切割位點,圖(b)為某種表達載體示意圖(載體上的EcoR I、Sau3A I的切點是唯一的)。
根據基因工程的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經BamH I酶切割得到的目的基因可以與上述表達載體被____________酶切后的產物連接,理由是____________。
(2)若某人利用圖(b)所示的表達載體獲得了甲、乙、丙三種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組子,如圖(c)所示。這三種重組子中,不能在宿主細胞中表達目的基因產物的有____________,不能表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DNA連接酶是將兩個DNA片段連接起來的酶,常見的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其中既能連接黏性末端又能連接平末端的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全國卷3參考版) 題型:選擇題
在前人進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術相同(或相似)的一組是
①證明光合作用所釋放的氧氣來自于水
②用紫外線等處理青霉菌選育高產青霉素菌株
③用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④用甲基綠和吡羅紅對細胞染色,觀察核酸的分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乙、丙由至少三種限制酶作用產生 | |
B. | 乙中的酶切位點在A與G之間 | |
C. | 若甲中的G處發生突變,限制酶可能無法識別該切割位點 | |
D. | 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所需兩種工具酶分別作用于a處和b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8}{9}$ | B. | $\frac{8}{16}$ | C. | $\frac{4}{16}$ | D. | $\frac{6}{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個 | B. | 2個 | C. | 2-4個 | D. | 4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