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15分)大腸桿菌是人和許多動物腸道中的主要細菌,若水中大腸桿菌超標,說明水源可能被糞便污染。伊紅美藍培養基可用于檢測水中大腸桿菌的數量。回答下列問題:
(1)伊紅美藍培養基含有大腸桿菌生長繁殖必須的 四類營養物質,大腸桿菌的代謝產物會和伊紅、美藍發生反應,使菌落呈現 色。伊紅美藍培養基屬于 (填“選擇”或“鑒別”)培養基。
(2)某水樣的大腸桿菌嚴重超標,需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統計樣品中活菌數。當樣品的稀釋度足夠高時,培養基表面生長的一個菌落,來源于樣品稀釋液中的 。一般選擇菌落數在 的平板進行計數,這樣統計的菌落數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活菌的實際數目。
(3)用大劑量紫外線照射大腸桿菌,獲得了變異菌株,這種變異來源于 。利用平板劃線法對該變異菌株進行純化,在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劃線操作時,菌體來自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四川省資陽市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生物體內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抗體、激素、神經遞質、酶發揮一次作用后都將失去生物活性
B.生長激素屬于蛋白質,能促進動物生長;生長素不屬于蛋白質,能促進植物生長
C.藍藻和綠藻都能進行光合作用,故二者含有的光合色素相同
D.細菌代謝速率極快,細胞膜和細胞器膜為酶提供了附著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衢州市高三4月教學質量檢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甲為細胞周期的模式圖,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包括分裂間期和分裂期。圖乙為某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DNA分子均分到子細胞中的時期是圖甲中的S期
B.圖乙中的結構9與細胞分裂中紡錘體的形成有關
C.圖乙中具有選擇透性膜的細胞器是5、6、7、8
D.圖甲中S→X→1→2→3→4→Y表示一個細胞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金麗衢十二校高三第二次聯考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為了研究生長素和赤霉素對遺傳性矮生植物的作用效應,某課題組選取了甲、乙、丙、丁、戊五種矮生豌豆突變體(它們的生長速率依次遞增)。實驗中將一定濃度的生長素和赤霉素溶液分別噴施到五種突變體幼苗上,結果如圖所示。據圖分析可知
A.該實驗的自變量是不同生長速率的突變體
B.對照組的結果表明該組的矮生豌豆幼苗均不生長
C.體外噴施生長素溶液能明顯促進矮生豌豆的生長
D.生長速率越慢的品種,赤霉素的作用效果越顯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云南省高三第一次(3月)統一檢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實驗材料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用黑藻葉觀察線粒體
B.用馬蛔蟲的受精卵觀察動物細胞的減數分裂
C.用新鮮的肝臟研磨液與H2O2溶液為材料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D.血液中加適量生理鹽水制成紅細胞稀釋液,用于體驗制備細胞膜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四川省宜賓市高三第二次診斷測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2分)圖1為某溫帶稀樹草原食物網的一部分示意圖,圖2為某生物的種群密度與出生率、死亡率的關系圖,請據圖回答:
(1)在狼與兔的捕食與被捕食過程中,反應敏捷的兔和跑得快的狼均能很好的生存。從生物進化的角度分析,這是二者 的結果;從生態學的角度分析,信息傳遞能夠 ,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和發展。
(2)若圖2所示的種群為某鼠種群。在C點時,鼠種群的年齡組成類型為 。在無遷入和遷出的情況下,該種群數量每年均以150%的速率(出生率-死亡率)增長,若該種群初始數量為N0,則兩年后它們的數量將達到 。
(3)采用樣方法調查該稀樹草原中風信子的種群密度,選取樣方的關鍵在于 。若同時統計各樣方中物種數目,則可以起到調查 的作用。
(4)在圖1所示的稀樹草原食物網中,共有食物鏈 條,其中未呈現出的生態系統成分有 等。該食物網中,最高營養級的能量去向與其他營養級的區別在于 。假設每種動物從上一營養級不同生物中獲得的能量相同且能量傳遞效率均為10%,若狼種群增重20Kg,需要消耗草 Kg。
(5)某年氣溫明顯增高,食物豐富,稀樹草原昆蟲數量也增多,但并沒有呈現J型增長的狀態,
這是由于 調節的結果。多年來,該稀樹草原牧民大力植樹種草,使草原生境明顯好轉,牧業產量呈持續增長勢頭,說明人類活動能影響群落演替的 ,也使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得以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陜西省高三高考模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是一些生物實驗,其中正確的有幾項
①觀察胚胎干細胞的分裂發現同源染色體聯會
②觀察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質壁分離及復原實驗,紫色來自液泡
③觀察大腸桿菌的分裂,發現核仁的消失與重建
④觀察黑藻葉片可以看到葉綠體的移動
⑤觀察到植物通過細胞分裂產生新細胞;觀察到動物受精卵分裂產生新細胞,說明所有的細胞都來源于先前存在的細胞
⑥單側光照射下,金絲雀草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長也不彎曲,說明生長素具有極性運輸的特點
⑦將活的R型肺炎雙球菌與加熱殺死的S型肺炎雙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體內,小鼠體內出現活的S型菌,說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A. 2 B. 3 C. 4 D. 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揭陽市畢業班第二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6分)甲圖表示某草原上以植物為食的倉鼠種群數量變化(K0表示倉鼠種群在理想狀況下的環境容量),乙圖為倉鼠所攝入能量的去路(字母表示相應能量)。請回答:
(1)據甲圖分析,倉鼠的種群數量呈 型增長;當某種天敵進入一段時間后,倉鼠種群數量達到了相對穩定狀態,則天敵最可能進入的時間在 處;在捕食壓力下,倉鼠種群的環境容納量在 之間。
(2)乙圖中A屬于 營養級同化的能量,能量C用于倉鼠種群的 。
(3)若B中能量為l.5×109 kJ,C中能量為l.4×109kJ,某種天敵同化的能量為4.2×107 kJ,則該生態系統中從倉鼠到其天敵的能量傳遞效率為 。
(4)與兔一樣,灰倉鼠也具有“狡鼠三窟”的特點,某些“狡鼠”在捕捉過之后,很難再一次捕捉。因此在用標志重捕法調查倉鼠種群密度時,計算得到的數據值將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響”)
(5)為研究草原上的螞蟻和倉鼠等嚙齒動物在種子利用上的種間關系,生態學家在草原上中劃定3個基本相同的區域進行實驗,實驗過程及實驗結果如下表。請補充填寫表格內“ ”。
量 類群 | 區域1 | 區域2 | 區域3 |
處理方法:螞蟻和嚙齒動物共存。 | 處理方法:移走所有的嚙齒動物,并圍欄隔離。 | 處理方法: 。 | |
螞蟻群 | 318群 | 543群 | 0群 |
嚙齒動物 | 122只 | 0只 | 144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