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實驗材料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用黑藻葉觀察線粒體
B.用馬蛔蟲的受精卵觀察動物細胞的減數分裂
C.用新鮮的肝臟研磨液與H2O2溶液為材料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D.血液中加適量生理鹽水制成紅細胞稀釋液,用于體驗制備細胞膜的方法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溫州市高三第二次適應性測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體免疫過程中存在許多細胞識別的現象。下列組合中,錯誤的是
A.成熟的B細胞——內環境中細菌
B.成熟的細胞毒性T細胞——內環境中病毒
C.成熟的輔助性T細胞——巨噬細胞
D.效應細胞毒性T細胞——異體移植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金麗衢十二校高三第二次聯考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遺傳、變異、生物進化的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用32P標記每個玉米根尖細胞(含20條染色體)的染色體DNA分子,再將這些細胞轉入不含32P的培養基中培養,在第二次細胞分裂的中期和后期的細胞中,被32P標記的染色體條數均為20條
B.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
C.肺炎雙球菌的活體細菌轉化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D.遺傳平衡狀態下的種群,基因重組現象會使種群基因頻率發生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云南省高三第一次(3月)統一檢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15分)大腸桿菌是人和許多動物腸道中的主要細菌,若水中大腸桿菌超標,說明水源可能被糞便污染。伊紅美藍培養基可用于檢測水中大腸桿菌的數量。回答下列問題:
(1)伊紅美藍培養基含有大腸桿菌生長繁殖必須的 四類營養物質,大腸桿菌的代謝產物會和伊紅、美藍發生反應,使菌落呈現 色。伊紅美藍培養基屬于 (填“選擇”或“鑒別”)培養基。
(2)某水樣的大腸桿菌嚴重超標,需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統計樣品中活菌數。當樣品的稀釋度足夠高時,培養基表面生長的一個菌落,來源于樣品稀釋液中的 。一般選擇菌落數在 的平板進行計數,這樣統計的菌落數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活菌的實際數目。
(3)用大劑量紫外線照射大腸桿菌,獲得了變異菌株,這種變異來源于 。利用平板劃線法對該變異菌株進行純化,在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劃線操作時,菌體來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云南省高三第一次(3月)統一檢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生產措施與預期結果的對應,錯誤的是
A.用秸稈發酵制沼氣――提高能量的傳遞效率
B.稻田定期排水—-有利于避免水稻幼根變黑、腐爛
C.提高蔬菜大棚中C02的濃度—-增加蔬菜光合作用強度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誘劑誘殺某種害蟲的雄性個體—-降低害蟲的種群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四川省宜賓市高三第二次診斷測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生命歷程中有關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A.衰老的細胞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B.細胞分化是細胞在遺傳物質上發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
C.成熟生物體中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的清除,不受基因的調控
D.原癌基因主要負責調節細胞周期,阻止細胞不正常的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高三沖刺模擬(三)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生物選修l~生物技術實踐】(12分)高溫淀粉酶在大規模工業生產中有很大的實用性。研究者從熱泉中篩選了高效產生高溫淀粉酶的嗜熱菌,其篩選過程如下圖所示。
(1)從用途上來說,I號培養基屬于 培養基;從物理狀態上來說。Ⅱ號培養基屬于 培養基,配制時—般加入 作為凝固劑。
(2)進行①過程的目的是 ;②過程所使用的接種方法是 法。
(3)I、Ⅱ號培養基配制和滅菌時,滅菌與調節pH的先后順序是 ;一般對配制的培養基采用 法滅菌。
(4)部分嗜熱菌在I號培養基上生長時可釋放 分解培養基中的淀粉,在菌落周圍形成 ;應挑出透明圈 (大或小)的菌落,接種到Ⅱ號培養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揭陽市畢業班第二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青蛙腦破壞,保留脊髓,暴露其屈腿反射的反射弧(如下圖),圖中的1、2、3表示神經元,、表示連接在神經纖維上的電位計。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神經元1屬于傳入神經元
B.在正常情況下,神經元3的活動可受大腦皮層控制
C.刺激3的神經纖維可引起后肢屈腿,屬于反射活動
D.刺激3的神經纖維,可觀察到后肢屈腿而無電位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