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 | 三化螟 | 麻雀 | ||||
固定的 太陽能 | 攝入量 | 同化量 | 呼吸盤 | 攝入量 | 同化量 | 呼吸量 |
2.45X1011 | 1.05x109 | 7.15x108 | 7.01x 108 | 3.44x 107 | 2.84x 107 | 2.18x107 |
分析 1、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和營養結構,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營養結構就是指食物鏈和食物網.生產者主要指綠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費者主要指動物,分解者指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動物.
2、生態系統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三者缺一不可;物質循環是生態系統的基礎,能量流動是生態系統的動力,信息傳遞則決定著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方向和狀態; 信息傳遞是雙向的,能量流動是單向的,物質循環具有全球性.
解答 解:(1)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為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2.45×1011J/(hm2•a).能量從第二營養級傳遞到第三營養級的效率約為2.84×107÷7.15×108×100%=4%;
(2)三化螟的呼吸量即用于三化螟的呼吸作用以熱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用于三化螟的生長、發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動的能量為7.15×108-7.01×108=1.4x107J/(hrn2•a).
(3)標志重捕法估算種群密度的計算公式是:該種群數量÷第一次捕獲標記的個體數=第二次捕獲的個體數÷第二次捕獲的個體中被標記的個體數,該種群數量=(第一次捕獲標記的個體數×第二次捕獲的個體數)÷二次捕獲的個體中被標記的個體數.在1hm2范圍內,第一次捕獲并標志40只,第二次捕獲30只,其中有標志的12只,則該種群密度是40×30÷12=100只/hm2.如果被標志的個體中有部分個體的標志脫落,則二次捕獲的個體中被標記的個體數減少,因此可能導致調查的結果偏大.
(4)在農田生態系統中,不屬于食物鏈的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分解者.
(5)農田屬于濕地,在維持小氣候以及水源凈化、空氣凈化中有著重要的作用.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
故答案為:
(1)2.45×1011 4%(或3.97%)
(2)呼吸 熱能 1.4×107
(3)100 偏大
(4)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分解者
(5)間接
點評 本題考查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等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西省高三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如圖為植物體內的一系列代謝的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在甲圖的葉綠體中,ADP的轉移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與乳酸菌的發酵相比,圖中呼吸過程中特有的步驟是________(填數字)。
(2)在乙圖中,若a圖所示為陰生植物曲線,則陽生植物曲線與其相比,C點應________移(左、右),A點應________移(上、下);由b圖可知,30℃時植物能否顯示生長現象?________。
(3)從b圖可以看出,用玻璃大棚種植蔬菜,應選擇溫度為________左右,并且要選擇________色的玻璃。
(4)在甲圖中的Ⅱ和________(Ⅰ、Ⅲ、Ⅳ、Ⅴ、Ⅵ)屬于同一種物質。在a圖的B點時,植物體中,甲圖中Ⅲ和Ⅵ的數量關系是Ⅲ________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湖南師大附中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試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突觸前神經元軸突末梢興奮,引起突觸小泡釋放某種遞質,遞質與后膜受體結合后,提高了后膜對K+,Cl一的通透性,促使K+出細胞、Cl一進細胞。其結果是突觸后神經元
A.抑制
B.興奮
C.既不興奮,也不抑制
D.以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減少汽車使用 | B. | 提高綠化面積 | ||
C. | 大力發展火力發電 | D. | 提高汽車尾氣排放標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獲得轉基因動物一般選用動物的體細胞作受體細胞,再通過動物細胞培養技術獲得 | |
B. | 通過轉基因技術獲得的抗蟲棉具有抵抗各種害蟲侵害的能力 | |
C. | 用不同的限制性內切酶切割DNA留下的粘性末端一定是不相同的 | |
D. | 基因工程技術的原理是基因重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