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曲線圖分析,曲線Ⅰ表示J型曲線,曲線Ⅱ表示S型曲線.
2、“亞洲鯉魚”引種到美國后大量繁殖,對美國的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危害,說明是J型增長,圖中曲線Ⅰ符合;自然環境下,種群增長為S型曲線,圖中曲線Ⅱ符合,cd段表示種群的數量下降,即出現了負增長.
解答 解:(1)“亞洲鯉魚”引種到美國后大量繁殖,已在五大湖水域出現,并危害當地的生態環境.說明是J型增長,圖中曲線Ⅰ符合;“亞洲鯉魚”初期瘋狂增長的趨勢.這充分體現了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中所描述的生物有過度繁殖的傾向.
(2)據圖分析,e點時種群數量為$\frac{K}{2}$,種群增長速率最大,所以狩獵或海洋捕撈作業時,應把握在e點后進行.原因是 e點時種群的增長速率最大,種群數量恢復快.
(3)通常對有害的種群控制常采用增加有害動物的環境阻力,即可從食物來源、生活場所、天敵等方面考慮,使其環境容納量降低.
故答案為:
(1)I 過度繁殖
(2)e e點時種群的增長速率最大,種群數量恢復快
(3)增加蟑螂生存的環境阻力(從食物來源、天敵等方面考慮均可得分),使其環境容納量降低
點評 本題考查種群數量的變化曲線,意在學生識圖和判斷能力,解題的關鍵是理解J型曲線和S型曲線出現的條件.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通過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而次生演替很難形成森林 | |
B. | 植物分層現象是植物群落與環境條件相互聯系的形式 | |
C. | 群落演替的過程中生態系統的無機環境保持不變 | |
D. | 群落演替的初期不存在種群間的競爭關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啟動子、終止子位于RNA上,調控基因的轉錄過程 | |
B. | 啟動子、終止子位于上DNA,調控基因的翻譯過程 | |
C. | 起始密碼子和終止密碼子位于RNA上,調控基因的翻譯過程 | |
D. | 起始密碼子和終止密碼子位于DNA上,調控基因的轉錄過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控制果蠅眼色和翅形的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 |
B. | 一個初級精母細胞產生的精細胞的基因型為VbXE、vbY或VbY、vbXE | |
C. | 有絲分裂后期,移向細胞同一極的基因有V、v、b、b、E | |
D. | DNA復制形成的兩個V基因,彼此分離只發生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省上高二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根據下圖人體組織器官模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若器官為肝臟,則飯后血糖濃度A處高于B處
B.若器官為肝臟,則饑餓時血糖濃度A處低于B處
C.若器官為腎臟,則尿素的濃度A處高于B處
D.若組織為胰島,則飯后胰島素濃度A處高于B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