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由于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污水排放量增加。為解決居民生活飲用水問題,某水廠建設了水源生態濕地。下面為人工濕地群落組成簡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輸入該人工濕地的能量有 等兩部分。
(2)濕地中蘆葦、綠藻和黑藻等植物的分層配置,體現了群落的 結構。
(3)控制污水流入人工濕地的速率,除了有利于有機污染物被充分分解外,還有利于 被充分吸收,使出水口處的水質達到排放要求。
(4)該生態系統能在一段時間內維持相對穩定,是因為其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其基礎是__________調節。但污水不能過量流入人工濕地,說明生態系統的 。
(5)在下圖中添加用箭頭和必要的文字,表示上述濕地的能量流動:
(1) 太陽能和(污水有機物中的)化學能
(2) 垂直
(3) 無機鹽
(4) 自我調節能力 負反饋 自我調節有一定的限度
(5) 如圖(對5個以上得2分,全對得4分)
【解析】
試題分析:(1)輸入該生態系統的能量除了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外,還有污水有機物中所含的能量.
(2)濕地中蘆葦屬于挺水植物,綠藻屬于浮游植物,黑藻屬于沉水植物,分層配置,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
(3)分解者可以將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供生產者利用.
(4)維持生態系統穩定的原因是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其基礎是負反饋調節,但自我調節的能力是有限度,所以要控制流入人工濕地的污水量.
(5)生產者可以固定太陽能,然后隨食物鏈流動,任何生物都要進行呼吸作用,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遺體都要被分解者分解。
考點:本題主要考察生態系統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吉林一中13級下第一學月“教與學”質量檢測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培養基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培養基是為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提供營養的基質
B.培養基只有兩類:液體培養基和固體培養基
C.固體培養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體培養基
D.微生物在固體培養基上生長時,可以形成肉眼可見的單個細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黃岡市高三下學期第5次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下圖是體育運動對學習記憶的促進作用與蛋白質類神經營養因子(BDNF)關系的部分圖解。請據圖回答問題:
(1)突觸小泡中的b物質是 ,該物質進入突觸間隙的方式需要依賴的理論支持是______________。
(2)運動應激能促進a過程,a過程是指BDNF基因的 。
(3)請在右圖畫出b物質與AMPA結合后興奮傳導至d處時,細胞膜內外電荷的分布情況, 與_____離子的___________(填“外流”/“內流”)相關
(4)據圖可知,BDNF具有 和激活突觸后膜上相應受體的作用,從而促進興奮在突觸處的傳遞。若向大鼠腦室內注射抗BDNF的抗體,將導致突觸間隙內b物質的含量 (填“增加”/“不變”/“減少”)。
(5)圖中c是突觸蛋白,它在海馬區的密度和分布可間接反映突觸的數量和分布情況。有實驗表明,水迷宮訓練后大鼠海馬區突觸蛋白表達明顯增強,大鼠學習記憶受損后突觸蛋白表達水平下降。由此推測,長期記憶可能與 的建立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西省上饒市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為探究生長調節物質CFM對IAA的極性運輸是否有抑制作用,取豌豆幼苗莖切段進行實驗,實驗組設計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實驗組豌豆幼苗莖切段形態學上端朝上,對照組豌豆幼苗莖切段形態學上端朝下
B.對照組羊毛脂中不含CFM
C.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IAA作為測試指標
D.若受體中IAA含量與對照組相比明顯低,則說明CFM對極性運輸有抑制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石景山區高三3月一模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千島湖地區兩個面積、植被、氣候等環境條件相似的A、B兩島上對社鼠進行種群數量調查,得到下圖所示結果。已知B島上另一種鼠類——青毛碩鼠的數量要明顯多于A島,且6~8月該島上有黃鼠狼活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島社鼠數量超過50只后均開始下降,說明環境容納量均為50只
B.兩島6月到7月期間社鼠的出生率均小于死亡率
C.在6月之后B島社鼠數量下降快的影響因素是種間競爭
D.兩島的社鼠因為存在地理隔離,最終將導致生殖隔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高三下月考理綜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人體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示意圖,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與內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系統或器官,①②是有關的生理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內環境與Ⅰ交換氣體必須通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
B.①表示主動運輸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甘肅省張掖市高三第三次診斷考試理綜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為某島嶼上的食物網,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食物網中,植物中的能量通過 _______ 條食物鏈傳遞給鷹,鷹處于第 ________營養級,兔與人的種間關系是 __________。
(2)兔為食草動物,當看到青草數量減少時,就會另覓其他食物,這體現了生態系統的__________功能。
(3)當島嶼降雨減少,兔攝取水分減少,體內細胞外液滲透壓 _________,引起 __________滲透壓感受器興奮,增加抗利尿激素的釋放進而引起 ____________________ 對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減少,從而保持體內水分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臺州市高三3月調研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一個神經細胞內外不同離子的相對濃度,離子的濃度差能保持相對穩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K+通過主動轉運從細胞外進入細胞內維持濃度差
B.Na+通過主動轉運從細胞外進入細胞內維持濃度差
C.Mg2+維持細胞內外濃度差的過程中不需要消耗ATP
D. C1—維持細胞內外濃度差的過程中相應載體蛋白不發生形狀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陜西省高考沖刺第三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6分)肥胖與遺傳密切相關,是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1)某肥胖基因發現于一突變系肥胖小鼠,人們對該基因進行了相關研究。
①為確定其遺傳方式,進行了雜交試驗,根據實驗結果與結論完成以下內容。
實驗材料: 小鼠;雜交方法: 。
實驗結果:子一代表現型均正常;結論: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②正常小鼠能合成一種蛋白類激素,檢測該激素的方法是 。小鼠肥胖是由于正常基因的編碼鏈(模板鏈的互補鏈)部分序列“CTC CGA”中的一個C被T替換,突變為決定終止密碼(UAA或UGA或UAG)的序列,導致該激素不能正常合成,突變后的序列是 ,這種突變 (填“能”或“不能”)使基因的轉錄終止。
③在人類肥胖癥研究中發現,許多人能正常分泌該類激素卻仍患肥胖癥,其原因是靶細胞缺乏相應的 。
(2)目前認為,人的體重主要受多基因遺傳的控制。假如一對夫婦的基因型均為AaBb(A、B基因使體重增加的作用相同且具累加效應,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從遺傳角度分析,其子女體重超過父母的概率是 ,體重低于父母的基因型為 。
(3)有學者認為,利于脂肪積累的基因由于適應早期人類食物缺乏而得以保留并遺傳到現代,表明 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在這些基因的頻率未明顯改變的情況下,隨著營養條件改善,肥胖發生率明顯增高,說明肥胖是 共同作用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