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苯乙酸(PAA) | B. | 吲哚丁酸(IBA) | C. | a-萘乙酸(NAA) | D. | 脫落酸 |
分析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體內產生,能從產生部位運輸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包括生長素、細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和脫落酸.
植物生長調節劑是人工合成的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調節作用的化學物質,如乙烯利、2,4-D等.
解答 解:AB、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是植物體產生的具有生長素效應的物質,不屬于生長素類似物,AB錯誤;
C、人工合成的與生長素具有相似的生理效應的化學物質叫生長素類似物,如:α-萘乙酸(NAA),2,4-D等,C正確;
D、脫落酸是植物激素,不屬于生長素類似物,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植物激素與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扶溝高級中學高二開學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研究人員模擬赫爾希和蔡斯關于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標記的細菌;
②用未標記的噬菌體侵染35S標記的細菌;
③用15N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標記的細菌.
一段時間后進行離心,檢測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 )
A.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C.沉淀、上清液、沉淀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花蕾期,不去掉雄蕊 | B. | 在花蕾期,去掉雄蕊 | ||
C. | 在開花后,去掉雄蕊 | D. | 在開花后,不去掉雄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可利用適宜濃度的赤霉素促進細胞伸長,使植物增高 | |
B. | 在植物組織培養中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不同濃度配比會影響組織分化 | |
C. | 用相同濃度2,4-D處理同種植物的扦插枝條,產生相同的生根效果 | |
D. | 用生長素類似物蘸涂沒有授粉的雌蕊柱頭,可獲得無籽黃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中只包含有兩個不同的物種 | |
B. | ①過程中染色體復制兩次細胞分裂一次 | |
C. | ②過程可能產生突變和基因重組 | |
D. | 三倍體無籽西瓜可能產生極少量可育的配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林區獼猴種群的年齡組成為穩定型 | |
B. | 調查時獼猴種群數最已經達到環境容納量 | |
C. | 7-9歲個體中,雄性與雌性的數量比值最低,與雄性因爭奪王位和配偶死亡率較高有關 | |
D. | 各年齡組個體數量不變,若性別比例變為1:1,則獼猴的出生率將升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中的ATP都在膜上合成 | |
B. | 破壞核仁會影響核糖體的形成 | |
C. | 細胞中的化合物都以碳鏈為基本骨架 | |
D. | 細胞的遺傳信息儲存于脫氧核苷酸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