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由系譜圖可以看出,Ⅰ3和Ⅰ4患有甲病,但Ⅱ4(女性)沒有患這種病,故“有中生無為顯性”且為常染色體顯性.自然人群中甲病發病率為19%,有甲病的(A_)的概率為19%,則aa為81%,根據基因平衡理論,a的基因頻率為0.9,則A的基因頻率為0.1,則AA和Aa的基因型頻率分別是1%和18%.Ⅱ3和Ⅱ2沒有乙病,但生了Ⅲ1和Ⅲ2患有乙病,故“無中生有便為隱”.
解答 解:(1)Ⅰ3和Ⅰ4患有甲病,但Ⅱ5(女性)沒有患這種病,故“有中生無為顯性”且為常染色體顯性.自然人群中甲病發病率為19%,有甲病的(A_)的概率為19%,則aa為81%,a的基因頻率為0.9,則A的基因頻率為0.1,則AA和Aa的基因型頻率分別是1%和18%.僅考慮甲病,在患病人群中純合子的比例是$\frac{1}{19}$.
(2)根據題意分析已知乙病為隱性遺傳病,可能位于X染色體或常染色體.如Ⅰ1或Ⅱ3含有該致病基因,則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如Ⅰ1或Ⅱ3不含該致病基因,則該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
(3)若乙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根據上下代個體的遺傳情況,可推知Ⅱ2的基因型為aaXBXb,Ⅲ3的基因型為$\frac{1}{2}$AaXBXB或$\frac{1}{2}$AaXBXb,自然人群中僅患甲病的男子的基因型為$\frac{1}{19}$AAXBY或$\frac{18}{19}$AaXBY.
后代中患甲病的概率=$\frac{1}{19}$+$\frac{18}{19}$×$\frac{3}{4}$=$\frac{29}{38}$;患乙病的概率=$\frac{1}{2}×\frac{1}{4}$=$\frac{1}{8}$,則不患甲病的概率為$\frac{9}{38}$,不患乙病的概率=1-$\frac{1}{8}$=$\frac{7}{8}$,則患病的概率=1-$\frac{9}{38}$×$\frac{7}{8}$=$\frac{241}{304}$.
故答案為:
(1)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frac{1}{19}$
(2)隱性Ⅰ1或Ⅱ3
(3)aaXBXb $\frac{241}{304}$
點評 本題考查遺傳定律的應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能用文字、圖表以及數學方式等多種表達形式準確地描述生物學方面的內容.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吸收K+和排出Na+是主動轉運過程 | |
B. | Na+-K+泵是一個可同時反向轉運兩種離子的載體蛋白,該過程與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無關 | |
C. | 細胞利用1molATP可吸收2molK+,同時排出3molNa+ | |
D. | 這一過程可能與細胞膜內外產生電位差有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EcoRI可識別GAATTC的序列,并在T和C之間切開 | |
B. | 目的基因的獲得和質粒的切割要用同種限制酶 | |
C. | DNA連接酶可以使目的基因和質粒的氫鍵連接 | |
D. | 只要在受體細胞中發現目的基因,即說明實驗成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控制體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黃色為顯性性狀 | |
B. | 控制尾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彎曲尾為顯性性狀 | |
C. | 兩對相對性狀中,其中有一種存在顯性純合致死的現象 | |
D. | 讓F1中雌雄個體相互交配,后代雄鼠的表現型只有2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省高一上期末仿真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3•青浦區一模)土豆在純空氣中貯藏1周,然后在純氮氣中貯藏1周,最后又置于純空氣中貯藏.在實驗中測定了釋放的CO2,實驗結果如圖.在第三周中多產生和釋放的CO2可能來源于( )
A.乙醇 B.丙酮酸 C.乳酸 D.NAD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