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線粒體可為葉綠體提供CO2和ATP |
B、葉綠體可為線粒體提供O2和[H] |
C、線粒體和葉綠體產生的[H]都能與O2結合 |
D、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和葉綠體都消耗ADP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K |
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共同進化與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密切相關 |
B、無法進行基因交流的生物之間一定存在生殖隔離 |
C、生物進化過程的實質在于保存對環境更適應的性狀 |
D、某種群的數量長期維持穩定,說明該種群的基因頻率保持不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該群落的演替屬于初生演替,群落結構越來越復雜 |
B、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主要與氣候、土壤等條件有關,與人類活動無關 |
C、在群落演替過程中,群落的物種構成不斷地發生著改變,④→⑤過程中,云杉逐漸成為優勢種 |
D、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顯的垂直結構,沒有水平結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a中生物都含有核酸,且都能發生基因突變,但a中生物有的不構成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
B、b中生物除藍藻外都不含葉綠素,但都含細胞器核糖體,在生態系統中它們都是分解者 |
C、c中生物都具有細胞結構,且都有細胞器和細胞壁,細胞壁的成分不盡相同 |
D、不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的基因只存在于a和b生物中,a中生物有的遺傳物質不是D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大分子有機物借助載體蛋白的轉運才能進入細胞內 |
B、載體蛋白在轉運過程中都會發生形狀變化 |
C、神經細胞膜上鈉離子通道是一種蛋白質,靜息狀態下沒有通透性 |
D、B細胞、效應B細胞、記憶B細胞膜表面都有識別病原體的受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c點后,該群落中最終占主導地位的植被類型一定是喬木 |
B、圖中a→b階段,物種②種群密度上升的原因主要是遷入率大于遷出率 |
C、圖中b→c階段,物種②比物種①更能耐受弱光環境 |
D、圖中0→a階段,群落中不存在分層現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人體組織細胞中酶的活性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趨勢 |
B、基因型為Aa的植物個體自交,a的基因頻率隨自交代數的變化趨勢 |
C、抵抗力穩定性隨生態系統中動植物種類的變化趨勢 |
D、酵母菌的呼吸速率隨環境中O2濃度的變化趨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