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人體中存在多種T細胞且每種T細胞只能識別特定的抗原 | |
B. | 抗原的刺激或淋巴因子的作用可使B細胞增殖分化為漿細胞 | |
C. | 接種的疫苗使機體通過非特異性免疫產生淋巴細胞和抗體 | |
D. | 艾滋病患者因體內缺少吞噬細胞而易死于病原體感染或癌癥 |
分析 人體的免疫系統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免疫調節可以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非特異性免疫包括保護人體健康的第一第二道防線,特異性免疫是保護人體健康的第三道防線.
解答 解:A、人體中存在多種T細胞,且每種T細胞只能識別特定的抗原并發生特異性免疫反應,A正確;
B、抗原的刺激、淋巴因子的作用都是B細胞增殖分化為漿細胞的必要條件,B錯誤;
C、接種的疫苗使機體通過特異性免疫產生相應的效應細胞和抗體,C錯誤;
D、艾滋病患者主要是因為體內缺少T細胞而容易死于病原體感染或癌癥,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免疫原理的應用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Ⅰ4基因型是aabb | |
B. | Ⅱ2基因型是Aabb | |
C. | Ⅲ1基因型可能是aaBb | |
D. | Ⅲ2與患該病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是$\frac{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為艾滋病患者注射改造后的紅細胞,利用這些改造后的細胞把病毒從T細胞那里吸引過來,讓病人可以重建免疫系統 | |
B. | 由于紅細胞只能存活幾個月,最終將變為抗原,因此,凡是被紅細胞吸引過去的病毒,也將隨著紅細胞一起被脾臟細胞吞噬消滅掉 | |
C. | 病毒入侵了紅細胞,它將找不到可以利用的基因來復制自己 | |
D. | 因紅細胞無法產生ATP,故病毒的繁殖因缺乏能量而無法進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32P和35S標記噬菌體侵染普通的細菌,子代噬菌體核酸和外殼中均可檢測到32P和35S | |
B. | 用普通噬菌體侵染32P和35S標記的細菌,子代噬菌體核酸和外殼中均可檢測到32P和35S | |
C. | 用14C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普通的細菌,子代噬菌體核酸和外殼中均可檢測到14C | |
D. | 用普通的噬菌體侵染14C標記的細菌,子代噬菌體核酸和外殼中均可檢測到14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材料 | 葉綠素a/b | 類胡蘿卜素/葉綠素 | 凈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 胞間CO2濃度μmolCO2.m-2.s-1 | 呼吸速率μmolCO2.m-2.s-1 |
突變體 | 9.30 | 0.32 | 5.66 | 239.07 | 3.60 |
野生型 | 6.91 | 0.28 | 8.13 | 210.86 | 4.0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A組 | B組 | C組 | D組 | E組 | |
吲哚乙酸 | 0 | 3ppm | 3ppm | 0.03ppm | 0 |
細胞分裂素 | 0 | 0.2ppm | 0.002ppm | 1.0ppm | 0.2ppm |
花芽生長狀況 | 仍是組織切塊 | 形成愈傷組織 | 愈傷組織 分化出根 | 愈傷組織 分化出新芽 | 稍生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