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赤霉素的作用是促進細胞伸長、引起植株增高,促進種子萌發和果實成熟;
(2)細胞分裂素促進細胞分裂(分布在根尖);
(3)脫落酸抑制細胞分裂,促進衰老脫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葉片);
(4)乙烯:促進果實成熟;
(5)生長素最明顯的作用是促進植物生長,但對莖、芽、根生長的促進作用因濃度而異,即生長素具有兩重性.
解答 解:(1)圖2中,I組與C組相比,I組的S1段伸長不如C組的原因是胚芽鞘的尖端S1含內源生長素,過多的生長素促進尖端生長作用減弱,甚至抑制生長.
(2)從圖3可知,赤霉素對S2段的伸長促進作用更明顯,主要體現了赤霉素嫩促進細胞伸長,從而引起植株增高.
(3)如果對切段S2分別用DNA合成抑制劑和蛋白質合成抑制劑處理后再進行實驗,那么影響實驗結果最大的是蛋白質合成抑制劑,因該處細胞不再進行分裂.
(4)利用若干等長的S2段、含14C赤霉素的瓊脂塊及空白瓊脂塊,設計實驗證明赤霉素無極性運輸特點,對照實驗中應將S2段的形態學上端和下段倒置,其他條件不變.由于赤霉素無極性運輸特點,故實驗結果為:實驗1和實驗2中的空白瓊脂塊中都含有一定量的14C赤霉素.
故答案為:
(1)胚芽鞘的尖端S1含內源生長素,過多的生長素促進尖端生長作用減弱(甚至抑制生長)
(2)赤霉素 促進細胞伸長(從而引起植株增高)
(3)蛋白質合成
(4)
(注:含14C的赤霉素的瓊脂塊放在下方不得分)
實驗結果:實驗1和實驗2中的空白瓊脂塊中都含有一定量的14C赤霉素
點評 本題考查了植物激素的作用及相應的實驗設計,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試題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吉林第一中學校高三質量檢測(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關遺傳和變異的說法正確的是
A.等位基因存在于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體上
B.一個基因型為AaBbCC的植物(3對基因遵循孟德爾定律),用其花粉離體培養獲得n株幼苗,其中基因型為aabbCC的比例為n/4
C.無子西瓜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
D.一對表現型正常的夫婦生了一個先天性聾啞的孩子,這是基因重組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吉林第一中學校高三質量檢測(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2年1月6日,在美國紐約倫斯勒的神經干細胞研究所工作的Sally Tempie等研究人員發現“人視網膜色素上皮組織也存在神經干細胞”,并將該成果發表在《細胞—干細胞》(Cell Stem Cell)期刊上。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圖中a過程中只有部分基因得到表達
B.圖中b過程中核酸的種類和含量都不會發生變化
C.富含脂肪的細胞用蘇丹Ⅲ染色后,顯微鏡下可觀察到橘黃色顆粒物質
D.兩種骨細胞代謝相對比較緩慢的原因與自由水所占比例較低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由于食物太成導致激素D分泌并作用于靶器官腎小管和集合管 | |
B. | 血糖平衡調節僅通過A-B-C-D-E調節完成,屬于神經體液調節 | |
C. | 手無意觸碰針尖而立刻縮手的過程是通過A-B-E來實現的 | |
D. | 體溫調節過程中的內分泌腺C包括下丘腦、垂體、腎上腺和甲狀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圖中的①②③均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 |
B. | ![]() 圖中核糖體在mRNA上移動方向為從右到左,所用原料是氨基酸 | |
C. | ![]() 對于如圖,人體內的T淋巴細胞可以進行①②③⑤過程 | |
D. | ![]() 圖中該段中內有6種核苷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過程①發生在葉綠體基質中 | B. | 過程②表示CO2的固定 | ||
C. | 在人體細胞中能進行的是過程③④ | D. | 能產生ATP的過程有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