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生物群落結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垂直結構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B.垂直結構顯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環境資源的能力
C.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種類往往也有差別
D.動物之所以有分層現象,主要與光照有關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8分)細胞內受損的線粒體釋放的信號蛋白,會引發細胞非正常死亡。下圖表示細胞通過“自噬作用”及時清除受損線粒體及其釋放的信號蛋白的過程,據圖回答:
(1)吞噬泡的吞噬過程體現了生物膜在結構上具有_______的特點。圖中自噬體由____層磷脂分子構成(不考慮自噬體內的線粒體)。
(2)受損線粒體的功能逐漸退化,會直接影響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階段。細胞及時清除受損的線粒體及信號蛋白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發現人體細胞溶酶體內的pH在5.0左右,由此可知細胞質基質中的H+進入溶酶體的運輸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解酶的合成場所是______。自噬體內的物質被水解后,其產物的去向是___________, 由此推測,當細胞養分不足時,細胞“自噬作用”會_______ (增強/減弱/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學期第一次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5分,每空1分)下圖為培育轉基因小鼠的部分過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需在短時間內獲得較多的外源基因,通常采用 技術。
(2)圖中的A細胞通常為 細胞,將外源基因導入該細胞常用的方法是 。
(3)仔鼠出生后可用其尾巴進行DNA檢測,通過 方法,檢測出攜帶外源基因的小鼠。至于外源基因是否合成相應的蛋白質,可從轉基因小鼠中提取蛋白質,并用相應的抗體進行 雜交,若有雜交帶出現,則表明小鼠體內的外源基因已表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學期第一次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假若某生態系統有四種生物,并構成一條食物鏈a→b→c→d,在某一時間分別測得這四種生物a、b、c、d所含的有機物總量分別為m1、m2、m3、m4。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四種生物中所含的能量歸根到底來自于a固定的能量
B.在一段時間內,若b種群數量增加,則a種群數量下降,d種群數量增加
C.若m1<5m2,則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就會遭到破壞
D.d個體所含的有機物的質量一定比c個體所含的有機物質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學期第一次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生物中,從生態學角度看屬于生產者,從細胞學角度看屬于原核生物的是( )
A.酵母菌 B.水稻 C.大腸桿菌 D.藍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西南昌八一、洪都、麻丘中學高二1月聯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健康的實驗小鼠依次進行如下實驗操作:先靜脈注射放射性碘,待小鼠平靜后再靜脈注射適量的促甲狀腺素。隨后定時測定甲狀腺中的放射性強度。則下列各圖能反映其變化規律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四川省自貢市普高高三第一次診斷性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4分)在羽毛球比賽中,運動員體內多種生理過程都發生了變化。下圖是比賽中運動員部分生理活動調節示意圖,①~③表示相關過程,X-Z表示相關激素。請分析回答(在【】中填字母,在 上填文字)
(1)看到對方發球時,運動員精力集中,下丘腦接受大腦皮層傳來的神經沖動,分泌 激素,該激素運輸到垂體,促使 激素分泌,進而促使激素Y分泌增多,代謝增強。
(2)比賽中運動員頻繁跑動時,體內傳入神經元產生的興奮在神經纖維上 (單項/雙向)傳導。當興奮傳到神經末梢時,引起突觸前膜內 _釋放神經遞質,該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 結合,使下一個神經元興奮,進一步引起更多神經元的興奮,最終導致肌肉收縮產生運動。
(3)比賽過程中,運動員大量聲汗導致失水較多,刺激下丘腦中的_ 感受器,引起垂體釋放【 】 ,以維持體內的水分平衡。比賽結束后,運動員可適量補充水分,還可以通過放松的方式緩解肌肉細胞中 _積累過多造成的肌肉酸痛。從比賽場地進入溫度較低的休息室時,運動員體內激素Y的分泌量會 _。
(4)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心跳加快,是 調節的結果,運動停止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復到正常水平,原因之一是激素調節具有 _的特點。
(5)單核細胞增多癥是由EBV病毒所致的急性傳染病,此病在網球運動員中較為多見。EBV病毒病毒進入人體后的免疫過程中,病毒經過 細胞的攝取和處理,暴露出特有的 ,并將其呈遞給T細胞,可刺激T細胞分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東臺市高三12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中①和②表示發生在常染色體上的變異。①和②所表示的變異類型分別屬于( )。
A.重組和易位 B.易位和易位
C.易位和重組 D.重組和重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富陽二中高二上學期第三次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生物教材當中出現了很多有關小泡的敘述,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A.內質網膜會形成小泡,把附在其上的核糖體中合成的蛋白質包裹起來,隨后小泡離開內質網向高爾基體移動并最后與之融合
B.在動物、真菌和某些植物的細胞中,含有一些由高爾基體斷裂形成的,由單位膜包被的小泡,稱為溶酶體
C.在植物有絲分裂的前期,核膜開始解體,形成分散的小泡,到了有絲分裂的末期,這些小泡會聚集成一個細胞板,進而形成新的細胞壁
D.剛分裂形成的植物細胞中只有很少幾個分散的小液泡,隨著細胞的長大,這些小液泡就逐漸合并發展成一個大液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