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基因工程技術的基本步驟:
(1)目的基因的獲取:方法有從基因文庫中獲取、利用PCR技術擴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基因表達載體包括目的基因、啟動子、終止子和標記基因等.
(3)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根據受體細胞不同,導入的方法也不一樣.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的方法有農桿菌轉化法、基因槍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動物細胞最有效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微生物細胞的方法是感受態細胞法.
(4)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分子水平上的檢測:①檢測轉基因生物染色體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雜交技術;②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轉錄出了mRNA--分子雜交技術;③檢測目的基因是否翻譯成蛋白質--抗原-抗體雜交技術.個體水平上的鑒定:抗蟲鑒定、抗病鑒定、活性鑒定等.
2、PCR技術的原理:DNA復制.條件:模板DNA、四種脫氧核苷酸、一對引物、熱穩定DNA聚合酶(Taq酶).
解答 解:(1)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時,首先需要用限制酶切割外源DNA分子和運載體,其次要用DNA連接酶將目的基因和運載體連接形成重組DNA分子.基因工程常用的載體有:動植物病毒、質粒、λ噬菌體衍生物等.
(2)限制酶具有專一性,其能識別將特定核苷酸序列并將特定位點之間的磷酸二酯鍵切開,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3)啟動子是一段有特殊結構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識別和結合的部位,能驅動基因轉錄出mRNA,最終獲得所需的蛋白質.終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結構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尾端.因此,p53基因應插入載體的啟動子和終止子之間,以便于基因的表達.
(4)PCR技術需使用Taq酶,擴增過程需要2種引物.PCR技術的原理是DNA的復制,根據DNA半保留復制特點,經3次循環之后,只含目的基因的片段占所有擴增產物的比例為$\frac{2}{{2}^{3}}$=$\frac{1}{4}$.
故答案為:
(1)限制酶和DNA連接酶 質粒和λ噬菌體衍生物等
(2)磷酸二酯 黏性末端或平
(3)啟動子和終止子
(4)Taq酶 2 $\frac{1}{4}$
點評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基因工程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步驟,掌握各操作步驟中需要注意的細節問題,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③④ | B. | ②④⑤ | C. | ①⑤ | D. | 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豌豆和玉米都有顯性和隱性 | |
B. | 豌豆都為隱性,玉米既有顯性又有隱性 | |
C. | 豌豆和玉米的顯性和隱性比例都是3:1 | |
D. | 玉米都為隱性,豌豆既有顯性又有隱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設計試管嬰兒進行遺傳病基因檢測,但單純選擇胎兒性別是違法的 | |
B. | 克隆人可沖擊現有的婚姻、家庭和兩性關系等傳統倫理道德觀念 | |
C. | 如轉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來源于自然界,則不存在安全性問題 | |
D. | 利用試管嬰兒提供骨髓造血干細胞,救治病人是合乎道德規范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HIV主要通過感染人體B淋巴細胞,從而影響體液免疫 | |
B. | 艾滋病人群患惡性腫瘤的比率與健康人相比沒有差異 | |
C. | HIV在繁殖過程中,利用T細胞中的細胞器和營養物質合成病毒自身的蛋白質 | |
D. | 艾滋病人死亡,通常是HIV病毒嚴重感染直接導致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沒有自然選擇,則基因重組不會改變種群基因頻率 | |
B. | 一個北溫帶湖泊中的某種藻類呈垂直分布,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 | |
C. | 種群的外源性和內源性調節因素都會影響種群的K值 | |
D. | 人工飼養的高密度魚塘中植物固定的總能量大于初級消費者獲得的總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