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生長素的作用具有兩重性,即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生長素的兩重性與生長素的濃度、植物器官的種類、細胞的年齡和植物的種類有關.生產上運用的生長素類似物有:2.4-D、萘乙酸、吲哚丁酸等.
分析圖1曲線看出,甲曲線代表的植物對生長素濃度更敏感.
圖2曲線實驗探索的是2.4-D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因此實驗的自變量為2.4-D的濃度,因變量為生根數或生根長度.
解答 解:(1)①從圖1中看出,橫軸代表2.4-D的濃度,隨著2.4-D的濃度的升高,對甲乙兩種植物的生理作用均是先促進后抑制,說明2.4-D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
②圖中X點(甲、乙的交點)位于橫軸以上,即對應的濃度對于雙子葉雜草和單子葉農作物的作用效果均是促進.2.4-D作為除草劑應該對甲植物起抑制作用,而對乙植物起促進作用,因此最佳使用濃度是F或D點所對應的濃度,此濃度對甲植物的抑制效果較強,對乙植物的促進作用也最強.
(2)①根據題意可知,實驗探索的是2.4-D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因此實驗的自變量為2.4-D的濃度,因變量為生根數或生根長度,因此圖中縱坐標的標識是平均生根條數(或平均生根長度);圖2中看出,2,4-D相對濃度為4時生根數最高,因此可推測最適濃度的大致范圍在2--6之間.做預實驗的目的是探索實驗條件,也可以檢驗實驗設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正式實驗中要實現實驗目的,最少需要設置5組實驗(相對濃度梯度為1).
故答案為:
(1)①兩重性 ②促進 D(或F)
(2)生根條數(或根的長度) 2--6 5
點評 本題考查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以及生長素類似物作用的探究實驗,意在考查考生的析圖能力和理解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實驗探究能力,難度適中.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細胞含有兩對同源染色體,8條染色單體,8個核DNA分子 | |
B. | 乙細胞處在有絲分裂的后期,細胞內含有4個染色體組 | |
C. | 甲細胞一定發生了基因突變,乙細胞和丙細胞分裂時都可以發生基因重組 | |
D. | 丁產生的子細胞中的基因組成是aB和AB,而且形成的子細胞處于高度分化的狀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一個DNA分子的兩條長鏈上的基因 | |
B. | 一個染色體的兩條染色單體上的基因 | |
C. | 同源染色體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 | |
D. | 同源染色體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下丘腦既有神經調節功能又有體液調節功能 | |
B. | ②過程既有電信號的傳導又可能有化學信號的傳遞 | |
C. | 感受器→①→下丘腦→⑦→內分泌腺可以構成一個完整的反射弧 | |
D. | ⑤⑥均為體液調節,但不可作用于同一種組織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省上高二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為突觸結構模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在a中發生電信號→化學信號的轉變,信息傳遞需要能量
B.①中內容物釋放至②后不會被酶分解
C.①中內容物使b興奮時,興奮處膜外為負電位
D.②處的液體為組織液,傳遞興奮時含有能被③特異性識別的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省上高二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甲、乙、丙及NAA等四種植物激素的作用模式如下圖,圖中“+”表示促進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甲、乙、丙皆為微量有機物
B.甲、乙皆可促進果實成熟
C.乙、丙之間具有協同作用
D.甲、乙之間具有拮抗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省上高二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生理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A.服用生長激素,可治療侏儒癥
B.寒冷刺激皮膚引起皮膚血管收縮是條件反射
C.激素隨體液到達靶細胞,直接參與靶細胞內多種生命活動
D.叩擊膝蓋下的韌帶,小腿前踢過程中有化學物質傳遞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