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②⑥ | B. | ①②④ | C. | ①③④⑥. | D. | ②④⑤⑥ |
分析 1、變異包括可遺傳的變異和不可遺傳的變異,如果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變異則為可遺傳的變異,如果遺傳物質沒有改變的變異則為不可遺傳的變異.
2、基因突變是指基因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引起基因結構的改變.
3、基因重組是指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由于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或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而發生基因重組,使后代產生不同于雙親的基因組合.
4、凡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且體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生物個體,均稱為二倍體.單倍體是具有體細胞染色體數為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的生物個體.凡是由配子發育而來的個體,均稱為單倍體.
解答 解:①由環境引起的變異如果引起遺傳物質的改變則是能夠遺傳的,如果沒有引起遺傳物質的改變則是不能夠遺傳的,錯誤;
②基因中脫氧核苷酸的種類、數量和排列順序的改變就是基因突變,正確;
⑧基因重組發生在減數分裂的過程中,錯誤;
④人工誘變所引起的基因突變或染色體的變異大多是有害的,錯誤;
⑤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生物體,不一定是二倍體.如果該生物體是由配子發育而來,則為單倍體;如果該生物體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則為二倍體,錯誤;
⑥人類的大多數疾病與基因有關,也與生活方式和環境有關,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有關變異和人類疾病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成分/(mmol•L-1) | Na+ | K+ | Mg2+ | Ca2+ | Cl- | 有機酸 | 蛋白質 |
① | 142 | 5.0 | 2.5 | 1.5 | 103.3 | 6.0 | 16.0 |
② | 147 | 4.0 | 1.25 | 1.0 | 114.0 | 7.5 | 1.0 |
A. | ①屬于血漿,②屬于組織液 | |
B. | ①中的蛋白質含量減少將導致②的總量增多 | |
C. | CO2在①中的濃度等于在②中的濃度 | |
D. | ②與①的成分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毛細血管壁上的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部分細胞的膜蛋白具有催化作用 | |
B. | 被動運輸過程不需要膜蛋白的參與 | |
C. | 水鹽調節過程與膜蛋白無關 | |
D. | 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必需依賴于膜蛋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人體的內環境是由①②③組成的 | |
B. | 肌細胞中的CO2從產生場所擴散到①需穿過8層磷脂分子 | |
C. | 效應T細胞分泌的抗體通過②進入①④內,再經循環運輸到發炎部位 | |
D. | 細胞無氧呼吸產生的乳酸進入①中,①中的NaHCO3與之發生作用,使pH基本穩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RNA的全稱是核糖核苷酸 | |
B. | RNA參與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也能儲存或傳遞遺傳信息 | |
C. | RNA分子內的堿基之間不可能通過氫鍵配對 | |
D. | RNA與DNA的區別就在于五碳糖的種類的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