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這種繁殖機制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 |
B. | 蝗蟲種群的K值受溫度和水分影響 | |
C. | 蝗蟲種群往往短期爆發性增長的原因之一是缺少食物鏈的負反饋調節 | |
D. | 利用該揮發性化學物質誘捕雄性個體,這種防治害蟲的方法屬于化學防治 |
分析 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1)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的作用;
(2)生物種群的繁衍,也離不開信息的傳遞;
(3)信息還能夠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解答 解:A、這種繁殖機制是生物進化形成的,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A正確;
B、蝗蟲種群的K值受環境因素的限制,如受溫度和水分影響,B正確;
C、蝗蟲種群往往短期爆發性增長的原因之一是缺少食物鏈的負反饋調節,C正確;
D、利用該揮發性化學物質誘捕雄性個體,這種防治害蟲的方法屬于生物防治,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的種類和作用及其應用,意在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判斷能力,試題難度一般.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體液屬于內環境的組成部分 | |
B. | 組織液中大部分物質通過淋巴循環回血漿 | |
C. | 體內細胞參與了內環境的形成和維持 | |
D. | 血漿是體內絕大多數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一個細胞經有絲分裂產生兩個子細胞 | |
B. | 一個卵原細胞經減數分裂形成一個卵細胞和三個極體 | |
C. | 一個細胞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功能等方面發生差異 | |
D. | 精原細胞的體積增大,染色體復制,成為初級精母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①④ | D. | 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光照強度 | 葉色(cm2) | 平均葉面積(個/mm2) | 氣孔密度 | 凈光合速率[μ mol CO2/(m2•s)] |
強 | 淺綠 | 13.6(100%) | 826(100%) | 4.33(100%) |
中 | 綠 | 20.3(149%) | 768(93%) | 4.17(96%) |
弱 | 深綠 | 28.4(209%) | 752(91%) | 3.87(8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