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雞冠區校級二模)決定DNA分子有特異性的因素是( )
A.兩條長鏈上的脫氧核苷酸與磷酸的交替排列順序是穩定不變的
B.構成DNA分子的脫氧核苷酸只有四種
C.嚴格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D.每個DNA分子都有特定的堿基排列順序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長素在葉柄內從遠基端向近基端進行主動運輸 | |
B. | 當遠基端生長素濃度≥近基端生長素濃度時,葉柄脫落 | |
C. | 脫落率隨生長素和乙烯濃度增加而不斷提高 | |
D. | 生長素和乙烯在葉片的脫落過程中起著相互促進的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江門市高三上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2012•陜西校級二模)在光照等適宜條件下,將培養在CO2濃度為1%環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轉移到CO2濃度為0.003%的環境中,其葉片暗反應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爾濃度的變化趨勢如圖.
回答問題:
(1)圖中物質A是 (C3化合物、C5化合物)
(2)在CO2濃度為1%的環境中,物質B的濃度比A的低,原因是 ;將CO2濃度從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質B濃度升高的原因是 .
(3)若使該植物繼續處于CO2濃度為0.003%的環境中,暗反應中C3和C5化合物濃度達到穩定時,物質A的濃度將比B的 (低、高).
(4)CO2濃度為0.003%時,該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時所需要的光照強度比CO2濃度為1%時的 (高、低),其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高二下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2008•南匯區一模)如圖表示細胞內遺傳信息表達的過程,根據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回答:
(1)圖2中方框內所示結構是 的一部分,它主要在 中合成,其基本組成單位是 ,可以用圖2方框中數字 表示.
(2)圖1中以④為模板合成⑤物質的過程稱為 ,進行的場所是[ ] ,所需要的原料是 .
(3)若該多肽合成到圖1中UCU決定的氨基酸后就終止合成,則導致合成結束的終止密碼是 .
(4)從化學成分角度分析,與圖1中⑥結構的化學組成最相似的是 .
A.乳酸桿菌 B.T2噬菌體 D.染色體 D.流感病毒
(5)若圖1的①所示的分子中有1 000個堿基對,則由它所控制形成的信使RNA中含有的密碼子個數和合成的蛋白質中氨基酸種類最多不超過 .
A.166和55 B.166和20 C.333和111 D.333和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高二下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春•湛江期末)遺傳學上的密碼子是指( )
A.DNA一條鏈上相鄰的3個堿基
B.mRNA上決定一個氨基酸的3個相鄰堿基
C.tRNA上一端的3個堿基
D.DNA分子上3個相鄰的堿基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高二下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06秋•泰安期末)如圖為正在進行分裂的某二倍體生物細胞,關于此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是次級精母細胞,處于減數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B.含同源染色體2對、DNA分子4個、染色單體0個
C.正在進行等位基因分離、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D.每個子細胞含一個染色體組,僅1個子細胞具有生殖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發生在生物體內的基因突變,有可能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變化 | |
B. | 兩個種族間的生殖隔離一旦形成,這兩個種群就屬于兩個物種 | |
C. | 物種大都是經過長期的地理隔離,最后出現生殖隔離而形成的 | |
D. | 共同進化是指不同物種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