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過程中,常用萃取法、蒸餾法和壓榨法,下列關于這三種方法敘述錯誤的是( )
A.蒸餾法的實驗原理是利用水將芳香油溶解下來,再把水蒸發(fā)掉,剩余的就是芳香油 |
B.壓榨法的實驗原理是通過機械加壓,壓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 |
C.萃取法的實驗原理是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機溶劑中,蒸發(fā)掉溶劑后就可獲得芳香油 |
D.蒸餾法適用于提取玫瑰精油、薄荷油等揮發(fā)性強的芳香油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面是以洋蔥為材料的實驗,實驗結果預測合理的是
A.用洋蔥管狀葉提取與分離葉綠體色素,可觀察到四條色素帶 |
B.紫色洋蔥鱗片葉細胞在發(fā)生質壁分離時,可觀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漸增大 |
C.根尖細胞分裂旺盛,可用于觀察細胞減數(shù)分裂的實驗 |
D.洋蔥根尖成熟區(qū)細胞,可做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的實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油菜的凸耳和非凸耳是一對相對性狀,用甲、乙、丙三株凸耳油菜分別與非凸耳油菜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凸耳性狀是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 |
B.甲、乙、丙均為純合子 |
C.甲和乙雜交得到的F2均表現(xiàn)為凸耳 |
D.乙和丙雜交得到的F2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凸耳:非凸耳=3: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表以洋蔥為材料的相關實驗中,取材部位和試劑的選用都正確的是(管狀葉進行光合作用,鱗片葉包裹形成鱗莖)
選項 | 實驗名稱 | 取材部位 | 實驗試劑 |
A | 觀察DNA、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 鱗片葉 | 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劑、鹽酸 |
B | 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 | 管狀葉 | 斐林試劑 |
C | 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 管狀葉 | 鹽酸和酒精混合液、層析液 |
D | 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 | 根尖 | 健那綠染液、改良苯酚品紅染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在用水蒸氣蒸餾法制取玫瑰乳濁液和提純過程中,使用無水Na2SO4、NaCl的作用分別是( )
A.分層、吸水 | B.溶解、吸水 |
C.吸水、分層 | D.分層、萃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多聚酶鏈式反應(PCR)是一種體外迅速擴增DNA片段的技術。PCR過程一般經歷下述三十多次循環(huán):95 ℃下使模板DNA變性、解鏈→55 ℃下復性(引物與DNA模板鏈結合)→72 ℃下引物鏈延伸(形成新的脫氧核苷酸鏈)。下列有關PCR過程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變性過程中破壞的是DNA分子內堿基對之間的氫鍵,也可利用解旋酶實現(xiàn) |
B.復性過程中引物與DNA模板鏈的結合依靠互補配對原則完成 |
C.延伸過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種核糖核苷酸 |
D.PCR與細胞內DNA復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適溫度較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關于酸奶制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含抗生素的牛奶更容易發(fā)酵 |
B.溫度越高,制作酸奶需要的時間越長 |
C.牛奶變酸的同時,其中的糖類發(fā)生了變化 |
D.所有物質都裝瓶后再加熱滅菌,酸奶凝固的會更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分離纖維素分解菌的實驗過程中,操作有誤的是( )
A.經選擇培養(yǎng)后將樣品涂布到鑒別纖維素分解菌的培養(yǎng)基上 |
B.富集培養(yǎng)這一步可省略,但所培養(yǎng)的纖維素分解菌少 |
C.經稀釋培養(yǎng)后,用剛果紅染色 |
D.對照組可用同樣量的培養(yǎng)液涂布到不含纖維素的培養(yǎng)基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食物網中,假如貓頭鷹的食物有2/5來自兔,2/5來自鼠,1/5來自蛇,那么,貓頭鷹若要增加20 g體重,最少需要消耗的植物為( )
A.80 g | B.900 g | C.800 g | D.600 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