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生物群體內容的敘述,錯誤的是
A.種群數量達到K值后,其數量不可能再下降
B.標志重捕法適合調查灌木類行道樹上蜘蛛的種群密度
C.依據種群年齡組成可預測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
D.果園中適當增加昆蟲種類能提高果園物種豐富度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低溫處理洋蔥根尖后會引起成熟區細胞染色體數目的變化 | |
B. | 在觀察低溫處理的洋蔥根尖裝片時,通過一個細胞可以看到染色體的變化情況 | |
C. | 低溫處理和利用秋水仙素處理材料的原理是相同的 | |
D. | 在高倍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細胞從二倍體變為四倍體的過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黑龍江哈爾濱六中高三第三次模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向日葵向光性并不是因為生長素分布不均勻引起的
B演替就是原有群落的恢復
C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狼從兔子獲得的能量是10%~20%,兔子的同化量包括兔子的遺體和兔子的糞便
D生態農業提高了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使能量獲得最大限度的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海南中學高三第九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人體體溫調節是一種反饋調節。當溫度感受器感受溫度變化的刺激時,會發出信息作用于體溫調節中樞,信息在中樞整合后引起骨骼肌、皮膚血管、汗腺及內分泌物(如甲狀腺、腎上腺)等器官的活動發生改變,進而改變機體的產熱和散熱的能力,以維持人體體溫的基本恒定。
(1)當環境溫度降低,機體經一系列調節,血液中甲狀腺激素含量升高,這種變化又會反饋作用于 器官,從而使人體體內甲狀腺激素保持適宜的含量。
(2)狗是恒溫動物,當環境溫度降低時,其血液中腎上腺素含量升高,促使代謝活動增強,產熱量增加。為了探究狗的腎上腺素分泌的調節模式,某生物興趣小組設計如下實驗方案,請加以完善:
①選取甲、乙、丙、丁四只性別、體重、發育等生理狀況均相同的實驗狗。
②甲狗剪斷支配腎上腺髓質的神經并結扎通向腎上腺的門靜脈;乙狗 ;丙狗結扎通向腎上腺的門靜脈;丁狗不做任何處理。(說明:垂體分泌的促激素通過門靜脈進入腎上腺)
③將四只實驗狗置于同一寒冷環境中12小時,每隔2小時測定一次血液中腎上腺素的含量,分別記錄其變化過程,對比分析。(說明:不考慮手術創傷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A:若血液中腎上腺素的含量為丁=乙>丙=甲,其調節方式為 ;
B:若血液中腎上腺素的含量為 ,其調節方式為只有神經調節;
C:若血液中腎上腺素的含量為丁>乙>甲、丁>丙>甲,其調節方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海南中學高三第九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六倍體的普通小麥體細胞含42條染色體,用紫外線處理小麥種子后,篩選出一株抗銹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經離體培養得到若干單倍體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用花粉離體培養獲得的抗病植株,自交后代無性狀分離
B.單倍體植株的體細胞中有三個染色體組,最多時含42條染色體
C.植株X連續自交若干代,純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D.紫外線誘發的突變,決定了小麥向抗病的方向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海南中學高三第九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假設一個雙鏈均被標記的噬菌體DNA由5000個堿基對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堿基的20%,用遮光噬菌體侵染只含
的大腸桿菌,共釋放出100個子代噬菌體。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該過程至少需要個鳥嘌呤脫氧核苷酸
B.噬菌體增殖需要細菌提供原料
C.含和只含
的子代噬菌體的比例是1:50
D.該DNA發生突變,其控制的性狀可能不發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福建福州一中高三下模擬考試(5月質檢)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以下為探究NaCl對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影響的實驗,回答問題。
材料用具:洋蔥,蒸餾水,50mmol/L、150mmol/L、250mmol/L的NaCl溶液,卡諾氏液,95%酒精,15%的鹽酸,改良苯酚品紅染液,光學顯微鏡、載玻片等。
(1)實驗原理:
用NaCl培養液對洋蔥根尖進行培養。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植物根尖的 組織細胞內 的存在狀態,以判斷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哪個時期,進而統計有絲分裂指數(有絲分裂指數=分裂期細胞數/觀察細胞數×100%)。
(2)實驗步驟:
①根尖培養:取完好、形態均勻的新鮮洋蔥若干、用適當方法培養出根尖。
②分組處理:將其移入分別裝有等量的50mmol/L、150 mmol/L、250 mmol/L的NaCl溶液和 的燒杯中,繼續培養。
③根尖固定:72h后,分別剪取0.5-1.0cm長度的根尖,放入 中2-3天,以固定細胞的形態,然后用 沖洗2次。
④裝片制作:制作流程為 。
⑤鏡檢及統計:每劑量組觀察6個根尖,每個根尖統計500個以上細胞;并計算有絲分裂指數。
(3)結果與結論:實驗結果下圖所示:
由此可得出的結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新疆農業大學附屬中學高二下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利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獲得雜種植物白菜—甘藍的過程,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①過程表示利用酶解法去除細胞壁獲得原生質體的過程
B.②過程常用聚乙二醇誘導原生質體融合
C.③過程中高爾基體活動旺盛
D.最終獲得的雜種植物體細胞內含19條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