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可在外殼中找到15N | B. | 可在外殼中找到15N和35S | ||
C. | 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35S | D. | 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
分析 1、DNA中含有15N、32P,DNA的復制方式是半保留復制,所以能在子代噬菌體的DNA中檢測到15N、32P放射性.15N、35S標記了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噬菌體在增殖過程中,將外殼留在細菌外,所以在子代噬菌體的外殼中檢測不到35S放射性.
2、過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體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體的DNA;原料:細菌的化學成分)→組裝→釋放.
解答 解:A、由于利用細菌的原料合成蛋白質外殼,所以不能在外殼中找到15N,A錯誤;
B、由于利用細菌的原料合成蛋白質外殼,所以不能在外殼中找到15N和35S,B錯誤;
C、由于蛋白質外殼沒有進入細菌,且35S不標記DNA,所以不能在DNA中找到35S,C錯誤;
D、由于15N在親代噬菌體DNA和蛋白質都有,32P只存在于親代噬菌體DNA,35S只存在親代噬菌體蛋白質;噬菌體侵染細菌,蛋白質外殼沒有進入細菌,其DNA進入細菌,以自身DNA為模板,利用細菌提供原料,所以可在子代噬菌體的DNA中找到15N和32P,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結合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考查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要求考生識記噬菌體的成分及相應的組成元素;識記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明確噬菌體侵染細菌時只有DNA注入細菌,而蛋白質外殼留在外面,且合成子代噬菌體的原料均由細菌提供,再根據題干信息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一項 | B. | 兩項 | C. | 三項 | D. | 四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A中乙→甲可與圖B中a對應 | |
B. | 在高等植物細胞內,兩組中心粒之間發(fā)出星射線形成紡錘體發(fā)生在圖A的甲→乙過程 | |
C. | 圖B中a完全對應圖C的AB段 | |
D. | 圖C中出現CD段變化的原因是細胞質分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從圖中可以看出反應器中紫草細胞的生長呈現S型增長規(guī)律 | |
B. | 從圖中可以看出反應器中影響紫草素產量的因素是細胞數量和細胞所處的生長期 | |
C. | 在生產前,需先加入紫草細胞作為反應器中的“種子”,這些“種子”是紫草葉肉細胞經過脫分化和再分化而獲得的 | |
D. | 在培養(yǎng)過程中,可以通過繼代培養(yǎng)得到更多的紫草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皮膚和消化道上皮細胞每天都會有大量細胞死亡脫落 | |
B. | 骨折時造成的細胞死亡 | |
C. | 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的清除 | |
D. | 人的紅細胞在經歷123天左右的壽命后死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過程中丙酮酸的消耗途徑不同 | |
B. | 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中合成有機物的能量來源不同 | |
C. |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進行翻譯的細胞器不同 | |
D. | 動作電位和靜息電位產生時細胞內外的$\frac{{K}^{+}}{N{a}^{+}}$比值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這兩種酶作用的底物都是雙鏈DNA | |
B. | XmaⅠ切割DNA形成的黏性末端是-GGCC | |
C. | 這兩種酶識別序列相同,切割出來的都是平末端 | |
D. | 兩種酶作用所需的最適溫度和時間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