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動態變化,某同學據下表完成了有關實驗。下列有關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該實驗遵循了單因子變量原則,只含有一個實驗變量
B.計數操作時,應先往計數室滴滿培養液,蓋上蓋玻片后再鏡檢
C.3個試管內的種群初始階段不可能都經歷了“J”形增長
D.該實驗不需要設置對照實驗,需要重復實驗
C
【解析】
試題分析: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可知,該實驗遵循了單因子變量原則,但實驗變量有兩個:溫度和培養液的有無,A項錯誤;計數操作時,應先將蓋玻片放在計數室上,用吸管吸取培養液,滴于蓋玻片的邊緣,讓培養液自行滲入……,B項錯誤;甲、乙試管內加入的是培養液,能為酵母菌提供營養,種群初始階段可能都經歷了“J”形增長,丙試管內加入的是無菌水,不能為酵母菌提供營養,因此酵母菌種群不可能經歷“J”形增長,C項正確;甲、乙試管對照,可探究溫度對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甲、丙試管對照,可探究培養液營養對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因此,該實驗需要設置對照實驗,D項錯誤。
考點:本題考查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能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并能將這些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西省四校高三第三次聯考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多巴胺是腦內分泌的一種神經遞質,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欲、感覺、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也與上癮有關。目前可卡因是最強的天然中樞興奮劑,吸毒者把可卡因稱作“快樂客”。右圖為毒品可卡因對人腦部突觸間神經沖動的傳遞干擾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當多巴胺與受體結合,使突觸后膜興奮,此時膜內是正電位
B.“癮君子”吸食毒品后,表現出健談現象與吸食者大腦皮層言語中樞H區興奮性過高有關
C.吸毒“癮君子”未吸食毒品時,精神萎靡,四肢無力,體內的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含量減少
D.由圖可知可卡因的作用機理是與多巴胺轉運體結合,阻止了多巴胺進入突觸前膜,導致突觸間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從而增強并延長多巴胺對腦的刺激,產生“快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日照市高三3月模擬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情緒是人體對壓力的心理上的反應,也是個體應對壓力的一種方法和表現。下圖為人體產生情緒壓力時。腎上腺皮質、腎上腺髓質受下丘腦調節的模式圖。請分析回答:
(1)情緒壓力刺激下丘腦,支配腎上腺的神經產生興奮,以_________的形式傳至神經纖維末端,釋放__________作用于腎上腺髓質,釋放激素c,產生短期壓力效應。
(2)肝臟細胞膜上存在激素c受體,當情緒壓力增加時,激素c分泌量增加,血糖升高,由此推斷該激素能促進_________而使血糖升高。下丘腦對激素d分泌的調節與對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類似,由此推斷激素a的分泌量增加會使激素d的分泌量________(填“增加”或“減少”)。
(3)研究發現,激素d能夠抑制T淋巴細胞合成和釋放__________,從而使B淋巴細胞的___________受阻,導致免疫力下降。
(4)結合圖示分析,___________(調節機制)相互協調,產生適應性反應,使機體應對情緒壓力;在__________的情況下,人體免疫力會有所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德州市高三下學期3月一模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生理過程在生物膜上發生的是
A.水綿細胞內CO2的固定
B.人體細胞內DNA分子的復制
C.人體細胞內丙酮酸分解成乳酸的過程
D.酵母菌細胞內[H]與O2的結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高三3月統一考試(一模)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種群呈“S”型增長過程中,當種群數量超過環境最大容量一半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種群密度增長越來越慢 B.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環境阻力越來越小 D.種內斗爭越來越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高三3月統一考試(一模)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類的每一條染色體上都有很多基因,若父母的一對同源染色體分別如圖所示,不考慮染色體交叉互換,據此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
基因控制的性狀 | 等位基因及其控制的性狀 |
紅細胞形態 | E:橢圓形細胞 e:正常細胞 |
RH血型 | D:RH陽性 d:RH陰性 |
產生淀粉酶 | A:產生淀粉酶 a:不產生淀粉酶 |
A.他們的孩子可能出現橢圓形紅細胞
B.他們的孩子是RH陰性的可能性是1/2
C.他們的孩子中有3/4能夠產生淀粉酶
D.他們的孩子中可能出現橢圓形紅細胞且能產生淀粉酶的類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高三3月統一考試(一模)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血細胞、肌細胞和淋巴細胞所處的內環境分別是
A.血漿、體液、體液 B.血液、體液、淋巴
C.血漿、組織液、淋巴 D.血液、細胞外液、體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貴州省八校聯盟高三第二次聯考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薩頓依據“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明顯的平行關系”的類比推理,從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體攜帶著從親代傳遞給下一代”的假說,以下哪項不屬于他所依據的“平行”關系
A.基因和染色體,在體細胞中都是成對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對中的一個
B.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時自由組合;非同源染色體在減數分裂中也有自由組合
C.作為遺傳物質的DNA,是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長鏈盤繞形成的
D.基因在雜交過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獨立性;染色體在配子形成和受精過程中,也有相對穩定的形態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溫州市高三第一次適應性測試(一模)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為研究赤霉素、乙烯對花芽性別分化和莖生長的影響,以雌雄同株異花的苧麻為材料進行相關實驗,結果統計如下表所示。
赤霉素或乙烯濃度 (mg/L) | 雌花率= 雌花數/開花總數 | 莖生長的增高率= (實驗組–對照組)/對照組 | ||
赤霉素 | 乙烯 | 赤霉素 | 乙烯 | |
0 | 0.495 | 0.495 | 0 | 0 |
50 | 0.181 | 0.589 | 0.379 | -0.0083 |
100 | 0.217 | 0.628 | 0.575 | -0.0765 |
下列對該實驗結果的分析中,正確的是
A.赤霉素可促進苧麻雄花分化和莖的生長
B.乙烯對苧麻莖生長具有低濃度促進的特點
C.乙烯能抵消赤霉素促進苧麻雌花分化的作用
D.赤霉素、乙烯對苧麻細胞的基因表達均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