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濟寧市高三第四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生物多樣性和進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新物種的形成通常要經過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三個基本環節
B.蜂鳥細長的喙與倒掛金鐘的筒狀花萼是它們長期協同進化形成的相互適應特征
C.細菌在接觸青霉素后會產生抗藥性的突變個體,青霉素的選擇作用使其生存
D.自然選擇能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科學家在癌細胞培養液中加入維生素C (實驗組)以研究其對癌細胞生長的影響。培養過程中定時檢測處 于分裂期細胞的百分比,得到如圖曲線。據此分析,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癌細胞的出現是抑癌基因突變成原癌基因并表達的結果
B.實驗組細胞在15h時對培養液中含氮、磷的物質吸收速率最快
C.10h時對照組中所有細胞的染色體數和DNA數均為體細胞的2倍
D.維生素C對癌細胞分裂間期的抑制作用比對分裂期的抑制作用明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上學期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由n個堿基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1條多肽鏈組成的蛋白質,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為a,則該蛋白質的分子量最大為
A. B.
-18(
-1) C.na-18(n-1) D.
-18(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上學期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00年6月,包括中國在內的六國政府和有關科學家宣布,人類已完成對自身細胞中24條染色體的脫氧核苷酸序列的測定,人類基因組草圖繪制成功。右圖為果蠅染色體圖,若要對此果蠅進行染色體的脫氧核苷酸序列的測定,那么需要測定的染色體是
A.Ⅱ、Ⅲ、Ⅳ、Y
B.Ⅱ、Ⅲ、Ⅳ、X
C.Ⅱ、Ⅲ、Ⅳ、X、Y
D.Ⅱ、Ⅱ、Ⅲ、Ⅲ、Ⅳ、Ⅳ、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上學期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正常情況下,人體攝入和排出的無機鹽是保持平衡的。若只飲水不進食,則
A.K+排出量大于正常情況下的排出量 B.K+排出量等于正常情況下的排出量
C.K+排出量小于正常情況下的排出量 D.K+排出量等于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上學期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夏季中午強烈的陽光會導致植物氣孔關閉。此時,下列植物中光合作用強度最高的是
A.高粱 B.水稻 C.大豆 D.小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深圳市高三二模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6分)植物光合作用受NaCl溶液的濃度的影響。下表為假檢草和結縷草在NaCl溶液影響下,凈光合速率、氣孔導度及細胞間隙中CO2濃度變化的實驗數據,不考慮鹽濃度變化對兩種植物吸水能力影響的差異。請回答。
NaCl溶液(mol/L) | 凈光合速率 (umol·m-2s-1) | 氣孔導度 (mmol·m-2s-1) | 細胞間CO2濃度 (ul·L-1) | |||
假檢草 | 結縷草 | 假檢草 | 結縷草 | 假檢草 | 結縷草 | |
0.4% | 6.0 | 6.1 | 42 | 42 | 100 | 100 |
0.6% | 5.0 | 4.8 | 38 | 30 | 120 | 80 |
0.8% | 2.2 | 2.6 | 25 | 10 | 160 | 50 |
注:氣孔導度指單位時間內單位面積葉片對氣體的吸收或釋放量
(1)NaCl溶液濃度過高,可導致根毛細胞的 和細胞壁發生分離。
(2)可通過測定單位時間內的 比較上述兩種植物的凈光合速率,而不能通過測定CO2吸收量來比較。理由是 。
(3)高濃度的NaCl溶液影響生物膜的形成, 直接抑制植物光合作用 階段,短期內細胞內C3含量相對會 。
(4)據表分析你認為NaCl溶液的濃度從0.6%上升為0.8%時,對 植物影響較大。理由是①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人體內環境穩態的維持是神經、體液、免疫共同調節的結果。回答下列問題:
(1)觀察圖甲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人體調節免疫功能的信號分子有 。科學研究表明:長期的焦慮、緊張等會導致機體T淋巴細胞活性下降,使機體不能有效地消滅感染的病毒和癌變的細胞,從而影響了免疫系統的 功能;另一方面,T淋巴細胞活性下降還會導致 的分泌量減少,影響了B細胞增殖分化成漿細胞的過程,間接引起機體生成抗體的能力降低,使人體的免疫功能減弱。
(2)效應T細胞發揮免疫作用的原理如圖乙,其中FasL蛋白又稱死亡因子,其基因只在效應T細胞內表達,Fas蛋白又稱死亡因子受體,其基因可在各種細胞內表達。人們推測,精神因素引起T細胞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在T細胞分化為效應T細胞過程中 基因的表達受到了影響,從而降低了對靶細胞的識別和結合能力。當HIV剛進人體內感染T細胞時,表明其突破了人體的第 道防線,而在被HIV感染的T細胞中 基因表達增強,從而使該T細胞成為相應效應T細胞攻擊的靶細胞,使人體最終喪失了幾乎全部免疫力。
(3)圖丙表示神經系統調節免疫反射弧中的一個突觸結構。乙酰膽堿受體的離子通道既允許鈉離子通過,也允許鉀離子通過,當前膜釋放的乙酰膽堿作用于后膜受體時,則膜兩側離子移動情況是 ,引起突觸后膜興奮。
(4)為研究鈣離子對神經沖動的產生及神經元之間的興奮傳遞是否必需,研究者做了以下兩個實驗:①利用水母熒光蛋白標記突觸前神經元,直接觀察到當興奮傳遞到突觸小體時先出現鈣離子內流,之后引發 定向移動,釋放神經遞質;②將能迅速結合鈣離子的藥物BAPTA注入突觸小體內,同時電刺激突觸前神經元,若 ,則說明鈣離子不影響突觸前神經元產生神經沖動,但對于神經元之間興奮的傳遞是必需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