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番茄含有Mi-1抗蟲基因,它使番茄具有對根結線蟲(侵染番茄的根部)、長管蚜和煙粉虱(俗稱小白娥))三種害蟲的抗性。下列相關推論正確的是
A.Mi-1抗蟲基因的產生是野生番茄長期適應環境的結果 |
B.長期種植野生番茄土壤中根結線蟲的數量會越來越少 |
C.四種生物形成的種間關系共有寄生和捕食兩種 |
D.三種害蟲與野生番茄相互作用、協同進化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神經纖維受到刺激后會產生動作電位并沿神經纖維傳導。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神經纖維中段受刺激產生的動作電位是單向傳導的 |
B.動作電位的幅度隨神經纖維傳導距離的延長而變小 |
C.膜對鉀離子通透性的降低會導致動作電位變小 |
D.鈉離子內流的階段包括:去極化,反極化兩個過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圖1是某細胞部分結構模式圖。圖2是某一生物體內部分細胞分裂過程中的染色體變化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圖1所示的細胞是動物細胞 |
B.圖2中染色體變化,在癌細胞中可能出現的有a、c |
C.圖1結構③的基質中,[H]、O2結合形成水并釋放大量能量 |
D.若圖1細胞能合成、分泌蛋白質,則其部分過程包括:⑤→④→③→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高等動物生命活動調節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能夠抑制胰島B細胞的分泌活動 |
B.如果某人的體溫長時間恒定在38.5度,則其產熱量大于散熱量 |
C.下丘腦是調節生命活動的高級神經中樞 |
D.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都是調節生命活動的基本方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表示某生態系統在發展的過程中生物總能量(A)和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B)的變化,下面是據圖得出的幾個結論,其中不正確的是
A.第10~20年是該生態系統向營養結構復雜化發展的時期
B.該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30~40年比20~30年期間強
C.從a點開始,曲線B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消費者數量不斷增加
D.該生態系統在40~60年期間的生物種類比60~80年期間要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是生物學中一系列有關“一定”的說法,其中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①人體細胞內C02的生成一定在細胞器中進行
②種群的基因庫一定隨個體的死亡而逐漸變小直至消失
③染色體中DNA的脫氧核苷酸序列改變一定會引起遺傳性狀的改變
④在真核細胞增殖的過程中,一定會發生DNA含量變化和細胞質的分裂
⑤單倍體幼苗用秋水仙素處理得到的植株不一定是二倍體,但一定是純合體
⑥某生物的測交后代中只有兩種表現型且比例為1:1,則此生物一定只含一對等位基因
⑦某生物的測交后代中只有兩種表現型且比例為1:l,則此生物一定產生兩種比值相等的配子
A.①②③⑤⑥ | B.④⑤⑥⑦ | C.①④⑦ | D.①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孟德爾豌豆的七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正確運用統計方法,孟德爾發現在不同性狀的雜交實驗中,F2的分離比具有相同的規律 |
B.解釋實驗現象時,提出的“假說”之一:F1產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分離 |
C.根據假說,進行“演繹”:若F1產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分離,則測交實驗后代應出現兩種表現型,且比例為1:l |
D.由于假說能解釋F1自交產生3:1分離比的原因,所以假說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細胞衰老時,細胞內蛋白質和RNA的總量均會下降。將一完整的煙草葉片,一半用細胞分裂素處理,另一半用水處理,放置暗處一段時間后,測得葉片中蛋白質和RNA的含量如圖所示。由實驗結果不能推出的結論是( )
A.蛋白質量的變化和RNA量的變化有著必然的聯系 |
B.N、P等的缺乏可能會加速葉片的衰老 |
C.細胞衰老是由基因決定的,與環境因素無關 |
D.細胞分裂素能延緩細胞衰老,可用于某些蔬菜的保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