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噬菌體的遺傳物質是DNA,是沒有成形細胞核的原核生物 | |
B. | 雙鏈DNA分子中$\frac{A+G}{T+C}$的比值因生物的種類不同而不同 | |
C. | DNA的脫氧核苷酸長鏈的主鏈是由核糖和磷酸基相間排列組成的 | |
D. | DNA復制時,親代DNA兩條鏈都起模板作用 |
分析 1、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體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體的DNA;原料:細菌的化學成分)→組裝→釋放.實驗結論:DNA是遺傳物質.
2、DNA分子是一個獨特的雙螺旋結構,是由兩條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長鏈盤旋而成,外側由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構成基本骨架,內側是堿基對(A-T;C-G)通過氫鍵連接.
3、DNA復制是以親代DNA分子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過程.
解答 解:A、噬菌體的遺傳物質是DNA,屬于病毒,A錯誤;
B、雙鏈DNA分子中A與T配對、G與C配對,所以$\frac{A+G}{T+C}$的比值都是1,不會因生物的種類不同而不同,B錯誤;
C、DNA的脫氧核苷酸長鏈的主鏈是由脫氧核糖和磷酸基相間排列組成的,C錯誤;
D、DNA復制時,親代DNA兩條鏈都起模板作用,復制后形成2個DNA分子,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DNA分子結構和復制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延邊二中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表示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大氣中CO2進入生物群落是通過圖中[ ]_______________實現的。
(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的循環形式是____________;在生物群落內部,碳元素以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進行循環。
(3)進行①過程的生物在生態系統中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類活動對碳循環干擾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添序號)途徑,這一干擾,增加了_______的含量,造成的主要環境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某溫帶草原生態系統,有人為了提高牛、羊的產量,采取如下措施,請判斷正誤并對其中錯誤說法加以改正,填寫在后面的空格中。
a.徹底捕殺次級消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大量繁殖牛、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大量減少分解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中多肽至少含有一個羧基(位于第1位)和一個氨基(位于第30位) | |
B. | 用特殊的肽酶選擇性地除去圖中3個甘氨酸,形成的產物比原多肽多5個氧原子 | |
C. | 用特殊的肽酶選擇性地除去圖中3個甘氨酸,形成的產物中有4條多肽 | |
D. | 該多肽釋放到細胞外需要經過內質網、高爾基體兩種細胞器的加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基因治療就是把缺陷基因誘變成正常基因 | |
B. | 基因診斷的基本原理是DNA分子雜交 | |
C. | 基因芯片可以改造變異基因 | |
D. | 原核基因不能用來進行真核生物的遺傳改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人口爆炸、資源枯竭、土地沙化 | B. | 地震、水災、旱災 | ||
C. | 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噪聲污染 | D. | 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酸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兔的成熟紅細胞可提取DNA | |
B. | PCR的每個循環一般依次經過變性-延伸-復性三步 | |
C. | DNA溶液與二苯胺試劑混合,沸水浴后生成藍色產物 | |
D. | 用甲基綠對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染色,細胞核呈綠色,細胞質呈紅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3:3 | B. | 1:2:1 | C. | 4:4:1 | D. | 3:2: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延邊二中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種群密度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一畝水稻的年產量
B.一池塘中單位體積內鰱魚的數量
C.一片森林中單位面積內喬木的數量
D.每平方米草地中雜草的數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