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于微生物培養和利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利用稀釋涂布平板法對微生物進行計數時只選擇菌落數在30—300的稀釋平板統計并計算平均數 |
B.接種時連續劃線的目的是將聚集的菌種逐步稀釋獲得單個菌落,每次換方向劃線時都需對接種環滅菌 |
C.根據菌落數統計培養液中活菌數往往比實際活菌數少,原因是有可能2個或多個細菌形成一個菌落 |
D.鑒別纖維素分解菌的剛果紅培養基要求只含纖維素為唯一碳源 |
D
解析試題分析:為了保證結果準確,利用稀釋涂布平板法對微生物進行計數時一般選擇菌落數在30—300的稀釋平板統計并計算平均數,A正確。接種時連續劃線的目的是將聚集的菌種逐步稀釋獲得單個菌落,每次換方向劃線時都需對接種環滅菌,B正確。因為有可能2個或多個細菌形成一個菌落,根據菌落數統計培養液中活菌數往往比實際活菌數少,C正確。鑒別纖維素分解菌的剛果紅培養基要求加入纖維素粉做碳源,纖維素不是唯一碳源,D錯誤。
考點:本題考查微生物培養和利用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獨立完成生物實驗,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并將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微生物的實驗室培養要進行嚴格的滅菌和消毒,以下理解不正確的是( )。
A.滅菌是指殺滅環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細胞、芽孢和孢子 |
B.任何消毒方法一般都不能消滅微生物的孢子和芽孢 |
C.灼燒法滅菌主要對象時金屬器具,也可以是玻璃器具 |
D.常用滅菌方法有灼燒滅菌法、高壓蒸汽滅菌法和紫外線滅菌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中微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參與果酒發酵、果醋發酵和腐乳發酵的微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
B.果酒制成后只需將裝置轉移至溫度較高的環境中即可制作果醋 |
C.在腐乳制作過程中微生物的發酵過程主要是分解蛋白質和脂肪 |
D.在腐乳裝瓶時自下而上隨層數的增加逐漸減少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一般來說,動物細胞體外培養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 )
①無毒的環境 ②無菌的環境 ③合成培養基需加血漿 ④溫度與動物體溫相近
⑤需要O2,不需要 CO2 ⑥CO2能調培養液pH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④ | D.①②③④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科學家利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成功獲得了番茄一馬鈴薯雜種植株,培育過程如下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融合完成的標志是兩種細胞核的融合 |
B.過程③和④中的培養基常添加的植物激素種類不同 |
C.圖中依據的生物學原理有細胞膜的流動性和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
D.若雜種植株為四倍體,其花粉經離體培育得到的植株屬于二倍體植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轉基因生物與環境安全的敘述錯誤的是
A.轉基因生物所帶來的環境安全問題是可以解決的 |
B.重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過程中可能產生二次污染 |
C.種植抗蟲棉可以減少農藥的使用量,對環境沒有任何負面影響 |
D.如果轉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過敏蛋白。可能會通過食物鏈傳遞到人體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表是人體成熟紅細胞與血漿中的K+和Mg2+在不同條件下的含量比較,據表分析不確切的是 ( )
| 處理前 | 用魚滕酮處理后 | 用烏本苷處理后 | |||
細胞內 | 血漿中 | 細胞內 | 血漿中 | 細胞內 | 血漿中 | |
K+ | 145 mmol | 5 mmol | 11 mmol | 5 mmol | 13 mmol | 5 mmol |
Mg2+ | 35 mmol | 1.4 mmol | 1.8 mmol | 1.4 mmol | 35 mmol | 1.4 m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與綠色植物某些生理過程有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綠色植物的光反應可以在暗處進行,暗反應也可以在光下進行 |
B.大豆根吸收礦質元素所需的ATP可以直接來源于光合作用 |
C.水果貯存時充入N2和CO2的目的主要是抑制無氧呼吸,延長水果的貯存時間 |
D.即使給予葉綠素提取液適宜的溫度、光照和CO2,也無法檢測到有O2生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