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表示某生態系統中的3種生物的二氧化碳消耗量(相對量)的曲線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a曲線代表的生物可能是消費者或分解者 |
B.b、c可以說是生態系統的基石 |
C.a、b、c都有可能是細菌 |
D.b曲線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種生產者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受精階段發生反應的正確順序是
A.透明帶反應→頂體反應→卵細胞膜反應→原核形成→形成合子 |
B.頂體反應→透明帶反應→卵細胞膜反應→原核形成→形成合子 |
C.卵細胞膜反應→透明帶反應→頂體反應→原核形成→形成合子 |
D.頂體反應→透明帶反應→原核形成→卵細胞膜反應→形成合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面為人體的生命活動調節示意圖,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飲水過少時,激素d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腎小管和集合管 |
B.血糖平衡調節過程中的a→c→d→e屬于體液調節 |
C.人的手被針扎時,其調節過程是通過a→b→e來實現的,屬于神經調節 |
D.體溫調節過程中的內分泌腺c包括下丘腦、胸腺、腎上腺和甲狀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調節過程不屬于負反饋調節的是 ( )
A.血糖濃度升高時,胰島素的作用結果會反過來影響胰島素的分泌 |
B.在一些酶促反應中,反應終產物大量積累會導致酶促反應速率下降 |
C.害蟲數量增加會引起食蟲鳥類數量增多,進而抑制害蟲種群的增長 |
D.向湖泊中大量排放污染物引起魚類死亡,魚類尸體腐爛又加劇了湖中魚類的死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清除田間雜草和魚塘中肉食性的“黑魚”,用生態學觀點分析,其目的是 ( )
A.保持生物群落的單一性 |
B.使物質和能量盡快地流動 |
C.保持生態平衡 |
D.調整能量在生態系統中的流動方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一個池塘中含有生產者(浮游植物)、初級消費者(植食性魚類)、次級消費者(肉食性魚類)、分解者(微生物)。其中生產者固定的全部能量為a,流入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為b、c、d。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
A.a=b+d | B.a>b+d |
C.a<b+d | D.a<c+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所示為某人工松林18年間能量流動情況的調查統計(單位略),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A.“能量Q”是指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 |
B.無需人工能量投入該松林就可維持其穩定性 |
C.18年間該松林中分解者獲得的總能量是285×1010 |
D.動物的存在加快了人工松林的物質循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是某草原生態系統部分食物網簡圖,據圖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青蛙和蜘蛛之間既有競爭關系,也有捕食關系 |
B.圖中的所有生物構成此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群落 |
C.圖中所示的食物網中共有4條食物鏈 |
D.蛇在此食物網中處于兩個不同營養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甲、乙、丙三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壞,其中甲組僅有體液免疫功能,乙組和丙組喪失了特異性免疫功能。現給三組小鼠分別輸入造血干細胞,發現僅有乙組恢復了細胞免疫功能,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是( )
A.甲組骨髓被破壞,乙組胸腺被破壞,丙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壞 |
B.甲組胸腺被破壞,乙組骨髓被破壞,丙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壞 |
C.乙組骨髓被破壞,丙組胸腺被破壞,甲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壞 |
D.丙組骨髓被破壞,甲組胸腺被破壞,乙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