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有人在蛙的坐骨神經表面放置兩個電極,連接到一個電表上,靜息時測得的電位情況如圖1所示,在神經的一端給予一定的刺激時,電表測得的電位變化如下圖2、3、4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圖1表示靜息時細胞膜內外兩側電位相等
B. 在神經纖維的右側給予刺激時,電表指針的偏轉情況如圖2→圖3
C. 給予刺激后,靠近刺激端的電極處膜外電位的變化是負電位→正電位→負電位
D. 實驗現象說明興奮是以電信號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進行傳導的
【答案】D
【解析】
本題考查神經調節,考查對興奮在神經纖維上傳導機制、特點的理解。明確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的產生機理是理解圖中電表指針偏轉反方向的前提。靜息狀態下,由于鉀離子外流導致神經纖維膜內外的電位表現為外正內負,當受到刺激時,由于鈉離子的快速內流導致膜電位變為外負內正,從而在興奮部位與未興奮部位之間產生局部電流。
靜息時神經細胞膜內外兩側電位表現為外正內負,A項錯誤;在神經纖維的右側給予刺激時,電表指針的偏轉情況如圖3→圖2,B項錯誤;給予刺激后,靠近刺激端的電極處膜外電位的變化是正電位→負電位→正電位,C項錯誤;該實驗說明興奮以電信號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進行傳導,D項正確。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小麥開花數天后測得的種子中主要物質的變化情況,請據圖回答問題:
(1)由圖可知小麥成熟種子中主要的營養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
(2)檢測還原糖的試劑是____________,可溶性還原糖的多少可通過____________現象來判斷。
(3)小麥種子成熟過程中,胚乳中蔗糖與可溶性還原糖含量比較,兩者的變化趨勢________。
(4)種子成熟時,淀粉的形成與一種磷酸化酶的活性有密切關系,為驗證磷酸化酶是蛋白質,實驗過程:
①向實驗組試管中加入2 mL____________,
②對照組試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然后在兩支試管中加入____________進行檢測,
如果兩支試管中都出現________(現象),則證明磷酸化酶是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植物細胞對礦質離子的吸收之所以具有選擇性,與下列哪一項有關( )
A.外界環境中離子的濃度B.植物細胞中細胞液的濃度
C.植物細胞中液泡的大小D.細胞膜上載體蛋白的種類與數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不同化學元素所組成的化合物,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若圖中①為某種多聚體的基本單位,則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B.若②存在于皮下和內臟器官周圍等部位,則②是脂肪
C.若③為多聚體,結構上具有多樣性,則③是磷脂
D.若④主要在人體肝臟和肌肉內合成,則④最可能是糖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給出的措施中,不能達到在一定時間內提高果汁產量目的是( )
A.適當增加果膠酶的用量
B.把果膠酶和果泥的混合物放到適宜的溫度條件下
C.對果膠酶固定化后再使用
D.用攪拌器對果泥進行充分的攪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表示某研究小組探究不同溫度下,綠色植株進行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變化情況。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植物光合作用分為光反應階段和暗反應階段,其中光反應階段進行的場所是_________,發生的物質轉化包括_______________。
(2)分析圖可知,當溫度條件大約為____________時,最有利于植株的生長。圖中兩曲線的交點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了進一步確認該植株凈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請寫出實驗思路。 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家蠶結黃繭和白繭由一對等位基因Y、y控制,并受另一對等位基因I、i影響。基因Y(y)和基因I(i)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Y基因對y基因是顯性,I基因對i基因是顯性。現有下列兩組雜交實驗:
回答下列問題:
(1)雜交組合一中,F2中結白繭家蠶與結黃繭家蠶的數量比為13:3,從基因間相互作用角度考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雜交組合一中,親本結黃繭家蠶和結白繭家蠶的基因型分別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請分析實驗二雜交實驗圖解,寫出兩個親本個體可能的基因型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