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題圖:圖示為黃河三角洲濕地的物質循環示意圖,首先根據雙向箭頭及太陽光能的輸入可判斷出A是無機環境、B是生產者;其次判斷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個箭頭指向無機環境外,其他箭頭都指進來,因此E為分解者;其余均為消費者,即C和D均為消費者.
解答 解:(1)圖中B為生產者、C和D為消費者,E為分解者,它們共同構成一個生物群落(或群落).
(2)該生態系統的主要成分是B生產者;該生態系統中有兩條食物鏈,即B→C→D、B→D,由此可見,D屬于次級消費者(或消費者).
(3)光能是該系統中能量的最終來源,光能是通過過程①(光合作用)輸入到此生態系統中的.
(4)在生態系統中,碳元素以CO2形式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中進行循環.
(5)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6)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河三角洲濕每年的春末到秋初都會集結種類繁多的野生鳥類,這體現了生物具有物種多樣性.
(7)灰喜鵲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廣,因此調查該系統中某種灰喜鵲的種群密度,常用標志重捕法.
故答案為:
(1)生物群落(或群落)
(2)B 次級消費者(或消費者) B→C→D
(3)①
(4)CO2
(5)信息傳遞逐級遞減
(6)物種
(7)標志重捕法
點評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要求考生識記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掌握各組成成分之間的關系,能準確判斷圖中各成分的名稱;識記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的過程,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有絲分裂產生的子細胞基因型一般相同 | |
B. | 部分基因的表達差異是細胞產生分化的根本原因 | |
C. | 細胞衰老過程中細胞核體積減小、核膜內折 | |
D. | 細胞凋亡受到嚴格的由遺傳機制決定的程序性調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單側光改變生長素的分布 | B. | 尖端能產生生長素并向下運輸 | ||
C. | 高濃度生長素抑制植物的生長 | D. | 生長素促進植物生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④ | B. | ①②④⑤ | C. | ①②③⑤ | D. | ①③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子代噬菌體中均含有32P、35 | |
B. | 噬菌體增殖需要細菌提供模板、原料、場所 | |
C. | 該過程至少需要1×105個鳥嘌呤脫氧核苷酸 | |
D. | 含32P與含31P的子代噬菌體的比例為1:2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