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DNA分子結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DNA分子片段上含有2個游離的磷酸基團
B.DNA單鏈上相鄰的堿基A與T之間通過氫鍵連接
C.嘌呤堿基與嘧啶堿基結合才能保證DNA空間結構的穩定
D.DNA分子兩條鏈在方向上表現為反向平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肝糖原的合成 | B. | 肝糖原的分解 | ||
C. | 葡萄糖轉化為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 D. | 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恩施州高中教育聯盟高二下學期期末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人體內環境穩態的維持是神經、體液、免疫共同調節的結果;卮鹣铝袉栴}:
(1)據圖甲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人體調節免疫功能的信號分子有 ?茖W研究表明:長期的焦慮、緊張等會導致機體T淋巴細胞活性下降,使機體不能有效地消滅感染的病毒和癌變的細胞,從而影響了免疫系統的 功能;T淋巴細胞活性下降還會導致淋巴因子的分泌量減少,影響了B細胞增殖分化成漿細胞的過程,間接引起機體生成抗體的能力降低,使人體的免疫功能減弱。
(2)效應T細胞發揮免疫作用的原理如圖乙,其中FasL蛋白又稱死亡因子,其基因只有在效應T細胞內表達,Fas蛋白又稱死亡因子受體,其基因可在各種細胞內表達。人們推測精神因素引起T細胞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是由于T細胞分化為效應T細胞過程中 基因的表達受到了影響,從而降低了對靶細胞的識別和結合能力。當HIV進人體內去感染T細胞時,在被HIV感染的T細胞中 基因表達增強,從而使該T細胞成為相應效應T細胞攻擊的靶細胞,使人體最終喪失了幾乎全部特異性免疫。
(3)圖丙表示神經系統調節反射弧中的一個突觸結構。乙酰膽堿受體的離子通道既允許鈉離子通過,也允許鉀離子通過,當前膜釋放的乙酰膽堿作用于后膜受體時,則突觸后膜上離子移動情況主要是 ,引起突觸后膜興奮。
(4)為研究鈣離子對神經沖動的產生及神經元之間興奮的傳遞是否必需,研究者做了以下兩個實驗:①利用水母熒光蛋白標記突觸前神經元,直接觀察到當興奮傳遞到突觸小體時先出現鈣離子內流,之后引發突觸小泡定向移動,釋放神經遞質;②將能迅速結合鈣離子的藥物BAPTA注入突觸小體內,同時電刺激突觸前神經元,若 ,則說明鈣離子不影響突觸前神經元產生神經沖動,但對于神經元之間興奮的傳遞是必需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恩施州高中教育聯盟高二下學期期末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新華網有報道北京市將繼續為在校中小學生免費接種流感疫苗。在計劃免疫中有的疫苗需要多次接種,原因不可能是( )
A.病原體會發生變異,使接種的疫苗失去效果
B.多次接種疫苗能夠提高人體內抗體和記憶細胞的數量
C.人的體質不同,一次接種不一定能夠產生有效的抗體和記憶細胞
D.疫苗誘導產生的抗體和記憶細胞存在時間是有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恩施州高中教育聯盟高二下學期期末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RNA與ATP中所含元素的種類不相同
B.一個mRNA分子中只含有一個反密碼子
C.T2噬菌體的核酸由脫氧核糖核苷酸組成
D.控制細菌性狀的基因位于擬核和線粒體中的DNA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恩施州高中教育聯盟高二下學期期末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科學家培育出一種類似于細菌的“人造細胞”,這種簡單的“細胞”并不是真正的生命體,不能分裂和分化,但能連續數日生成蛋白質,關于蛋白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蛋白質是一條肽鏈以一定方式形成的具有復雜空間結構的高分子化合物
B.每種蛋白質都由20種氨基酸組成
C.每種蛋白質都含有C、H、O、N、S等元素
D.氨基酸種類、數量和排列順序都相同的蛋白質不一定是同種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年湖北省高三8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表是其他條件均為最適宜的情況下探究乳糖酶催化乳糖水解的相關實驗結果,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實驗一(乳糖濃度為10%) | 實驗二(酶濃度為2%) | ||
酶濃度 | 相對反應速率 | 乳糖濃度 | 相對反應速率 |
0 | 0 | 0 | 0 |
1% | 25 | 5% | 25 |
2% | 50 | 10% | 50 |
4% | 100 | 20% | 65 |
5% | 200 | 30% | 65 |
A.實驗一若繼續增加酶濃度,相對反應速率不再增大
B.實驗二若繼續增加乳糖濃度,相對反應速率會增大
C.實驗二若將反應溫度提高5 ℃,相對反應速率將增大
D.實驗一的自變量是酶濃度,實驗二的自變量是乳糖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安徽安慶八中高一第二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為研究棉花去棉鈴(果實)后對葉片光合作用的影響,研究者選取至少具有10個棉鈴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鈴,3天后測定葉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結果如圖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由圖1知,隨著去除棉鈴百分率的提高,葉片光合速率逐漸下降,空白對照組植株的CO2固定速率相對值是28
B.由圖2知,去除棉鈴后,植株葉片中淀粉和蔗糖的含量增加
C.由圖示曲線可推測,葉片中光合產物的積累會促進光合作用
D.光合作用暗反應消耗光反應產生的ATP和[H],在葉綠體基質中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