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S型細菌的DNA是使R型細菌產生穩定遺傳變化的物質 | |
B. | S型細菌的主要遺傳物質是DNA | |
C. | 蛋白質和多糖在該轉化實驗中,正好起了對照作用 | |
D. | 在轉化過程中,S型細菌的DNA可能進入R型細菌的細胞中 |
分析 格里菲思的體內轉化實驗:
1、實驗材料:S型和R型肺炎雙球菌、小鼠.
2、實驗原理:S型肺炎雙球菌使小鼠患敗血病死亡;R型肺炎雙球菌是無毒性的.
3、實驗過程:
①將無毒性的R型活細菌注射到小鼠體內,小鼠不死亡.
②將有毒性的S型活細菌注射到小鼠體內,小鼠患敗血癥死亡.
③將加熱殺死后的S型細菌注射到小鼠體內,小鼠不死亡.
④將無毒性的R型活細菌與加熱殺死后的S型細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體內,小鼠患敗血癥死亡.
4、實驗過程如下圖所示:
5、結論: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體內含有“轉化因子”,促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
解答 解:A、S型細菌的DNA是轉化因子,因此該物質是使R型細菌產生穩定遺傳變化的物質,A正確;
B、S型細菌的遺傳物質是DNA,B錯誤;
C、蛋白質和多糖在該轉化實驗中,正好起了對照作用,C正確;
D、在轉化過程中,S型細菌的DNA可能進入R型細菌的細胞中,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采用的方法、實驗現象及結論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中含有四分體的細胞有①和⑤ | |
B. | 處于圖①時期的細胞一般容易發生基因突變 | |
C. | 等位基因的分離發生在圖③④所示時期 | |
D. | 處于圖②時期的細胞可能發生染色體的交叉互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2中非親本類型占$\frac{6}{16}$ | |
B. | F2中能穩定遺傳的個體占$\frac{12}{16}$ | |
C. | 能推廣的新品種黑色光毛類型在F2中占$\frac{3}{16}$ | |
D. | 讓F2中的黑色光毛類型反復自交可篩選出純合品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減Ⅰ間期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因DNA復制而加倍 | |
B. | 減Ⅱ后期細胞中DNA分子數目因染色體著絲點分裂而加倍 | |
C. | 減Ⅰ分裂后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因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減半 | |
D. | 減Ⅱ分裂過程中,細胞中染色體數與DNA分子數始終不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產生的激素、淋巴因子以及神經遞質等都屬于信號分子,在細胞間起到傳遞信息的作用 | |
B. | 下丘腦是內分泌腺調節的樞紐,也是血糖調節、體溫調節以及水鹽平衡調節的中樞 | |
C. |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的靶細胞是垂體細胞,促甲狀腺激素的靶細胞是甲狀腺細胞,甲狀腺激素的靶細胞是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包括垂體與下丘腦細胞 | |
D. | 人在恐懼、緊張時,腎上腺素分泌增多,通過神經纖維運輸到心臟,使心率加快,腎上腺素在發揮作用后被滅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豌豆的遺傳物質主要是DNA | |
B. | 煙草花葉病毒的堿基有5種,核苷酸有8種 | |
C. | 細菌細胞的遺傳物質中含有S元素 | |
D. | 人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水解后能產生四種脫氧核苷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