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受精過程為:頂體反應→穿越放射冠→穿越透明帶(透明帶反應)→卵細胞膜反應(卵黃膜封閉作用)→卵子完成減數第二次分裂并釋放第二極體→雌雄原核的形成、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第一次卵裂開始.
2、試管嬰兒技術是指通過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體外條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過培養發育為早期胚胎后,再經移植后產生后代的技術.
設計試管嬰兒技術是通過體外受精獲得許多胚胎,然后從中選擇符合要求的胚胎,再經移植后產生后代的技術.
解答 解:(1)胚胎工程包括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移植、胚胎干細胞培養等技術,其中胚胎移植是其他技術的最后一道“工序”.
(2)防止多精入卵的屏障:即 透明帶反應和卵黃膜封閉作用.
(3)①培養到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細胞才能參與受精;精子的尾是由中心體演變而來的.
②受精卵中的細胞核遺傳物質一半來自卵細胞、一半來自精子,而細胞質遺傳物質幾乎都來自卵細胞,因此經胚胎移植產下的同卵雙生后代,遺傳物質來源于A的比例應大于$\frac{1}{2}$.
③若進行設計試管嬰兒,可對圖中的囊胚進行遺傳學診斷,選擇符合要求的胚胎進行移植;圖示過程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屬于有性生殖.
故答案為:
(1)胚胎干細胞培養 胚胎移植
(2)透明帶反應 卵黃膜封閉作用
(3)①減數第二次分裂中 中心體 ②大于 ③遺傳學診斷 有性生殖
點評 本題考查胚胎工程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胚胎工程的概念及相關技術的名稱;識記受精作用的具體過程;識記設計試管嬰兒技術,掌握設計試管嬰兒技術與試管嬰兒技術的區別,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不要生育 | B. | 只生女孩 | ||
C. | 只生男孩 | D. | 妊娠期多吃含鈣食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每一種培養液只能使一種肺炎雙球菌失去感染力 | |
B. | 把不同漿細胞的培養液混合,將出現免疫反應 | |
C. | 大鼠的血清與漿細胞的單獨培養液混合后,將出現免疫反應 | |
D. | 向大鼠血清中加入上述兩種肺炎雙球菌,只有一種出現凝集現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NaCl(mmol•L-) | 凈光合速率 (μmolCO2•m-2•s-) | 氣孔導度 (mmol/m2.s) | 胞間CO2濃度 | 光合含量(mg/g) | |
葉綠素 | 胡蘿卜素 | ||||
10 | 6.0 | 0.073 | 238.40 | 2.4 | 0.8 |
50 | 7.0 | 0.079 | 245.28 | 2.8 | 0.5 |
100 | 5.8 | 0.064 | 227.80 | 2.2 | 0.4 |
150 | 5.6 | 0.059 | 217.69 | 1.8 | 0.37 |
200 | 1.8 | 0.032 | 218.46 | 1.6 | 0.32 |
250 | 1.6 | 0.028 | 223.18 | 1.3 | 0.3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莖的向性運動沒有體現生長素作用的特點 | |
B. | a點到c點的方向是根和芽尖極性運輸的方向 | |
C. | b點所對應的細胞物質交換效率比a點所對應的幼苗部位的細胞小 | |
D. | 如將a點對應濃度的生長素作用于d點細胞,可能會抑制d點細胞的生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威海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生態系統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A.消費者的存在能夠加快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B.物質是循環的,能量流動是單向的,信息傳遞往往是雙向的
C.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是指CO2、SO2等物質在生物圈內的循環過程
D.信息傳遞有利于調節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以及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組 | A | B | C | D |
培養液中葡萄糖質量分數/% | 0.8 | 0.8 | 4.0 | 4.0 |
培養液體積/mL | 200 | 800 | 200 | 8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四川省高三下學期入學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實驗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平板劃線法容易獲得單菌落和計數活菌數目
B.土壤浸出液接種于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上可篩選出能分解尿素的細菌
C.在植物組織培養生芽時,培養基通常應含較多的α﹣萘乙酸等生長素類調節劑
D.在探究生物體維持pH穩定的機制實驗中,用緩沖液和自來水作為對照,鹽酸的濃度屬于無關變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