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題圖:圖示為DNA分子結構模式圖,其中1為磷酸,2為脫氧核糖,3和4為含氮堿基,5為脫氧核苷酸,6為堿基對,7為氫鍵,8為脫氧核苷酸鏈.
解答 解:(1)DNA分子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苷酸,即圖中5.
(2)由以上分析可知,圖中2為脫氧核糖,8為一條脫氧核苷酸鏈的片段.在雙鏈DNA分子中,堿基之間的配對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且總是嘌呤與嘧啶配對,因此嘌呤數等于嘧啶數.
(3)DNA分子復制時,由于解旋酶的作用使6氫鍵斷裂,兩條扭成螺旋的雙鏈解開,以解開的每一段母鏈為模板,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細胞中游離的脫氧核苷酸為原料,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合成子鏈.
故答案為:
(1)5脫氧核苷酸
(2)脫氧核糖 一條脫氧核苷酸鏈的片段 嘌呤數等于嘧啶數
(3)6氫鍵 母鏈 DNA聚合酶 堿基互補配對
點評 本題結合DNA分子結構示意圖,考查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要求考生識記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能準確判斷圖中各結構的名稱,再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蘇省高考沖刺(3)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為了尋找更為理想的“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材料以及探究不同材料適宜的取材時間,科研人員進行了如下實驗:
步驟1 剔除大蒜蒜瓣和紅蔥的老根,置于裝有適量清水的燒杯中,在20~25℃下培養,每2d更換一次清水。
步驟2 待大蒜和紅蔥的須根長出后,每24h測量須根長度,記錄并處理數據。結果如圖1。
步驟3 若干天后,從8∶00~16∶00,每2h取生長健壯的須根根尖制成臨時裝片。觀察時隨機選取30個視野,統計各視野中分裂期細胞數以及細胞總數,并計算細胞分裂指數(分裂期細胞數/細胞總數)。結果如圖2。
分析回答:
(1)繪制圖1所依據的數據,應該是同一時間測得的須根長度的 。
(2)步驟3中,制作根尖臨時裝片的過程是取材→解離→ 。
(3)植物細胞壁的胞間層由果膠組成,使相鄰細胞粘連。洋蔥細胞的胞間層比大蒜、紅蔥厚,若以洋蔥為材料進行本實驗,解離時要 或 等,否則觀察時會發現。
(4)根據本實驗結果,最適宜的材料及取材時間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32P標記組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 | |
B. | 35S標記組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 | |
C. | 32P標記組子代噬菌體中都能檢測到32P | |
D. | 35S標記組子代噬菌體中沒有檢測到35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③ | B. | ②④ | C. | ①② | D. | 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脂肪的鑒定需要顯微鏡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黃色的脂肪顆粒 | |
B. | 用于鑒定蛋白質的雙縮脲試劑 A 液與 B 液要混合均勻后,再加入含樣品的試管中,且必須現混現用 | |
C. | 鑒定可溶性還原糖時,要加入斐林試劑甲液搖勻后,再加入乙液 | |
D. | 用于鑒定可溶性還原糖的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質的鑒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依次為淋巴、血漿、組織液 | |
B. | 二氧化碳可以存在于②中 | |
C. | ①與②④相比含有較多的蛋白質 | |
D. | 正常情況下,蛋白質水解酶不會存在于①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個氨基、一個羧基 | |
B. | 相同質量的糖類和脂肪相比較,脂肪完全氧化分解需要更多的氧氣 | |
C. | 糖類是生物體主要的能源物質,所有的糖都可以作為能源物質 | |
D. | 糖蛋白可以與某些信息分子特異性結合而起到傳遞信息的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