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據三個神經元的特點可作出判斷,A為傳入神經元,B為中間神經元,C為傳出神經元;D表示軸突末梢,E表示突觸后膜.靜息時,K+外流,造成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內負外正;受刺激后,Na+內流,造成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內正外負.由于神經遞質只存在于突觸小體的突觸小泡中,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使下一個神經元產生興奮或抑制,因此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只能是單向的.
解答 解:(1)根據三個神經元的特點(如A的胞體位于神經節)可作出判斷,A為傳入神經元,B為中間神經元,C為傳出神經元,所以興奮傳遞方向為A→B→C.
(2)神經元接受刺激,則興奮部位Na+內流,所以電位變化為正→負,興奮在一個神經元上為雙向傳導,在神經元之間沿感受器到效應器的方向單向傳遞,所以刺激④,可測得電位變化的有⑤⑥⑦以及③的突觸后膜.
(3)圖二為突觸,可表示圖一中的③和⑤.G位點為突觸前部位,興奮由電信號(電位變化)引起,F位點為突觸后膜,興奮由神經遞質(X物質)的釋放引起.
(4)興奮以電流的形式傳導到軸突末梢時,突觸小泡釋放遞質(化學信號),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引起突觸后膜產生膜電位(電信號),從而將興奮傳遞到下一個神經元,興奮在突觸部位傳遞的信號轉換是: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5)實驗設計應遵循對照原則和單一變量原則,本題實驗的目的是驗證有機磷農藥的毒害作用,因此自變量為是否加入有機磷農藥,因變量是標本的收縮和舒張情況.因此實驗步驟:
③在1號培養皿中滴加適量的有機磷農藥,2號培養皿中滴加等量的生理鹽水.
④一段時間后,同時給兩個神經-肌肉標本施加適當的電刺激,觀察標本的收縮和舒張情況.
若有機磷農藥有毒害作用,則1號表現為震顫不止,2號表現為正常收縮并及時舒張.
故答案為:
(1)A B C (2)正電位→負電位 ③的突觸后膜和⑤⑥⑦
(3)③⑤X物質的釋放
(4)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5)③在號培養皿中滴加適量有機磷農藥,2號培養皿中滴加等量生理鹽水
④震顫不已 正常收縮并及時舒張
點評 本題考查神經沖動的產生及傳導、探究實驗,要求考生識記神經沖動的產生過程,掌握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過程;明確探究實驗的原則,能正確區分實驗的自變量和因變量,再結合實驗的原則完善實驗步驟,并能根據實驗結論推斷實驗現象.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黑龍江雙鴨山第一中學高三上學期期末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圖甲是某草原生態系統中碳循環模式圖,圖中A、B、C、D表示生態系統的成分,①②③為特定的生理過程,圖乙表示該系統中部分生物間的食物關系。請據圖分析回答:
(1)該草原曾發生過火災,但此后又慢慢恢復,這屬于群落的演替。從生態系統的角度分析,這體現了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這種能力的大小取決于,基礎是。
(2)圖乙中的生物對應圖甲中的(用字母表示)。在①、③過程中碳以
形式進行循環。
(3)若植食性動物糞便中的能量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為R,用于自身生長、發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動的能量為N,則該植食性動物的同化量可表示為。若雜食性動物的食物中草占1/3,則其體重增加30kg,需消耗草kg(能量傳遞效率按10%計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遺傳密碼 | |
B. | 基因能控制蛋白質的合成 | |
C. | 人的胰島素基因與大腸桿菌的DNA都是由四種脫氧核苷酸構成,都遵循相同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 |
D. | 人與大腸桿菌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5}{6}$ | B. | $\frac{8}{9}$ | C. | 100% | D. | $\frac{15}{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4條 | B. | 3條 | C. | 2條 | D. | 1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進行比較旺盛 | |
B. | 細胞周期中分裂期比分裂間期要短 | |
C. | 分裂期中的前期持續時間最短 | |
D. | 分裂期各時期的相對持續時間是前期>末期>中期>后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1}{4}$ | B. | $\frac{3}{8}$ | C. | $\frac{3}{16}$ | D. | $\frac{7}{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